疔毒宜忌原则_【中医宝典】

...痈疔毒是指痈疽、疖肿、疔疮、丹毒之类多种体表感染性疾病。由于这些病症病因病机基本相同,或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火热之邪内侵,或因过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焯,湿热火毒内生,以致邪热壅聚,蕴蒸肌肤,气血凝滞,经络壅遏不通,形成了红、肿、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798.html

毛囊炎、和痈_《默克家庭诊疗手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毛囊炎是一种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炎症。毛囊内出现少量脓液,引起刺激和潮红。感染损害毛发很容易拔出。毛囊炎容易累及深部毛囊成为慢性毛囊炎,如在须部。较硬毛发卷曲再刺入皮肤,产生刺激,引起假性毛囊炎。是一种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8/1079.htm

治疗方法_皮肤病_【中医宝典】

...下同)。 (二)治疗 根据疖肿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疖肿初期,皮肤局部呈现红、肿、热、痛,根部浅,触之为一硬结。可于病为处消毒,用火针从疖肿顶部直刺一针,深达根部。若范围较大者,可在体左右或自顶向中央斜刺两针,速入即出,令出血。此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519.html

并发症_鼻有哪些并发症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外鼻及上唇部血管丰富,疖肿感染扩散,经内静脉及眼上、下静脉进入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可危及生命。故称外鼻及上唇为危险三角,鼻应视为一严重疾病。...

http://jb39.com/jibing-bingfazheng/BiJie265900.htm

_《自我调养巧治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单个毛囊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头、面、颈、腋下、臀部等常受摩擦部位。好发于青壮年和新陈代谢障碍患者(如糖尿病),也可见于抵抗力差、营养不良小儿。临床可见局部呈圆锥形隆起硬块,有红、肿、热、痛表现。2~3日内炎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46/45.htm

病外治法_【中医宝典】

...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和周围组织所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颈部、头面部、背部等处。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内郁化火、外感风邪、蕴阻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笔者用下列方法治疗,收效良好,介绍如下: 1.取甘草6克,将上药置于热水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576.html

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小儿、青年多见。《外科理例》谓:“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青水,后自破脓出。”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突起根浅,肿势局限,掀红疼痛...

http://qihuangzhishu.com/80/21.htm

颌面部痈_《急诊医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颌面部痈是一种常见病,它是皮肤毛囊及皮脂腺周围组织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发生在一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者称。相邻多个毛囊及皮脂腺累及者称痈。由于颜面部局部组织松软,血运丰富,静脉缺少瓣膜且与海绵窦相通。如感染处理不当,易扩散逆流入颅内,...

http://qihuangzhishu.com/1004/383.htm

、耳疮偏方_【中医宝典】

...耳、耳疮偏方 药方1 [药物] 新鲜野菊叶30克。 [制法] 上药加水煎成浓汁澄清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冲洗外耳道,每日3-4次7-10天为1疗程。主治风热邪毒型耳。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药方2 [药物]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117.html

_《急救广生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诸 孔内凸出弩肉者,取乌梅肉捣烂,量孔大小,摊贴即消,神效。(《陶氏本草》)热 五月五日午时,取独部大蒜切片,贴眉心,入夏不发。(《方钞》)一切热 芙蓉叶 菊花叶 同煎水频洗。或捣烂敷之,甚效。(《种福堂方》)热热疔 用白矾为细末...

http://zhongyibaodian.com/jijiuguangshengji/663-12-10.html

共找到855,9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