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一种(宋唐慎微)《本草蒙筌》一种(明陈嘉谟)《本草纲目》一十三种(明李时珍) 【附注】魏《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宋雷《炮炙》齐徐之才《药对》孙思邈《千金》甄权《药性》唐孟诜《食疗》蜀韩保升《重注》宋寇宗奭《衍义》元李杲《法象》王好古...
...他们之中不仅有苏敬等《新修本草》的编撰者,孙思邈、孟诜、陈藏器等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本时期药物学的进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药物品种、数量的增加和产地的扩大 这一时期本草文献所载药物救量上远远超过前代。《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
...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中华文明发端之初,我们的祖先在开展医疗活动的同时,即“催生”了中医的原始医德。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制九针”,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乃至现代施今墨的...
...医疗保健方式。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了西域与内地全面大规模的交流。在从内地引入养蚕术、纺织丝绸的同时,西域还获得了重要的药材"僵蚕"和"蚕矢"。与此同时,原产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葱(皮芽子)、红花等菜、豆、果药、从西汉起...
...,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二、甄权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
...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 二、甄权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
...,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二、甄权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
...银牙,恐即金牙石之白色者尔,方书并无言及者,姑阙。【修治】大明曰︰入药烧赤,去粗乃用。【气味】咸,平,无毒。大明曰︰甘,平。【主治】鬼疰毒蛊诸疰(《别录》)。治一切冷风气,筋骨挛急,腰脚不遂,烧浸酒服(甄权)。暖腰膝,补水脏,惊悸,小儿惊痫(...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
...气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宝,是我国民族形式的独特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是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健身方法。古代所谓导引、吐纳、行气、服气、调息、静坐、养生、坐禅或内功等均属气功练功的范畴。气功名称是近代大家久已习惯的俗称。近年来的生物反馈疗法、默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