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北宋中后期,统治阶级上层发生了剧烈的党争。最初的斗争是由王安石派的变法和司马光派的反变法而引起的。延续到后来,两派政治力量你上我下,互相倾轧,大起大落。而一旦执政以后,本派内部又迅速分蘖化,...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940.html

王安石的前期诗歌_诗歌_【文学360】

...王安石存诗一千五百多首,诗歌创作以退居江宁为界,前后两期诗风有很大差别。前期诗歌主要以杜甫的创作思想为主导,以关心时事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为主要题材,具有明显的写实精神。 正因为王安石对杜甫的崇拜,所以他在前期的诗歌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37.html

梅花 / 梅背景_【古诗文大全】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懒的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已经历了两次辞相两次再任,非常郁闷。...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392.html

春夜鉴赏_【古诗文大全】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变法...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408.html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全诗赏析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夜直》 原文如下: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赏析 王安石于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1059年(嘉佑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574.html

客中初夏写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是在洛阳时写的。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821.html

壬辰寒食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292.html

商鞅的个人影响_法家_【文学360】

...全面的基础。商鞅的变法适应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前进。所以,“商君死”而“法未败”,不像以后的王安石诸人,人死而法废。 商鞅变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次从秦孝公三年开始,主要内容包括:编造户籍,实行什伍连坐;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的制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35.html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赏析_【古诗文大全】

...学者,且讳称公门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的一些著作被朝廷禁止,不少门人亦讳言是其门人,所以元好问说“讳学金陵犹有说”。但是苏黄后学、江西诗派不注重思想内容,一味求奇求变,连欧阳修、梅尧臣都废而不学,元好问责问批评了这种风气。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0499.html

一言为重百金轻。全诗赏析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商鞅》 原文如下: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赏析 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商鞅就很讲信用,以一言为重,以百金为轻。你们这些变法的反对派怎能随便指责商鞅呢...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44.html

共找到3,2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