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泄泻 (一) 【辨证】肝气虚寒。 【治法】益气健脾,涩肠止泻。 【方名】术苓固脾饮。 【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 【用法】水煎服。 【出处】《辩证录》卷十一。 (二)...
...也有些穴位刺入时皮肤会有微痛。通常,每次针刺时,针都要留在体内二三十分钟。 “有些患者对中医治疗不太了解,觉得哪儿痛了就让我们扎哪儿,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是辨证施治,找到疼痛的根源,然后再对症下针。”专家解释道。 其他热门针刺疗法 火针 在...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上焦:手太阴肺经病有发热恶寒,自汗头痛而咳等症。手厥阴心包经病有...
...之三:迷信某一方法。腰突症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类治法。后者又有牵引、按摩、内外用药、经皮切吸、胶原酶溶解等方法,应该说哪一种方法也能治好一部分病人,但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包治所有的患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疗法是禁忌的。因此,正确的态度是根据...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气虚寒。 【治法】益气健脾,涩肠止泻。 【方名】术苓固脾饮。 【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 【用法】水煎服。 【出处】《辩证录》卷十一。 中药处方...
...【脉】右关脉弦大.或弦濡而滑.为泄泻.脉数疾为热.沉细为寒.弦而迟者气泄.心脉止者惊泄.诀云.下利微小即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症】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又曰∶湿多成五泄.戴氏云∶有飧泄者.谓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溏泄者.渐下污积...
...木香、肉蔻温补,如不应,当补其母,宜八味丸。■光禄柴黼庵,善饮,泄泻,腹胀,吐痰,作呕,口干,此脾胃之气虚,先用六君加神曲,痰呕已止,再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泻、胀亦愈。此症若湿热壅滞,当用葛花解酲汤分消其湿,湿既去而泻未已,须用六君加神曲...
...(一)治疗 目前治疗牛带绦虫病的药物较多,而且疗效显著,经驱虫治疗后大多可以痊愈,预后良好。下列药物可供选择。 1.吡喹酮 对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均有良好杀虫作用,为目前首选药物。其杀虫机制主要是损伤破坏虫体皮层表面细胞,使虫体表膜对钙离子...
...经行泄泻 是指月经前或来潮时,即大便泄泻,经行即作,经净则止。 【经行泄泻】 是指月经前或来潮时,即大便泄泻,经行即作,经净则止。由于脾虚或肾阳虚,互相影响,致不能运行水湿,多伴有面黄、四肢乏力,口淡食减,甚则浮肿、腹胀等症。...
...悸动不安,舌绛苔少,脉虚弱等。应指出的是,就三焦划分人体部位而言,肝并不属下焦,但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多见于温病末期,在温病辨证中统属于下焦病候。 下焦湿热 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湿阻大肠,腑气不通为主要病理变化。症见小便不利,渴不多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