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建立完善健全的安全性评价体系,以保证转基因药用植物研究的发展。 发展转基因药用植物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但发展转基因药用植物及其安全性评价,对解决我国药材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保障中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
...也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 药用植物的细胞将进行保存 传统药物学专家肖培根院士说:“没有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中草药在21世纪再度辉煌,将是纸上谈兵。” 浙江省有中药研究单位,要在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内,建成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通过各种技术...
...应用于传统中药,在改良中药材品质、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近日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芪,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多糖、黄芪甲苷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第八次中医药发展讲坛暨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获奖者工作报告会上,第二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在谈及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时,肖院士以冬虫夏草为例,揭示了中药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2005年起,科技厅联合自治区藏药厂、自治区藏医学院、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等7家单位开展了“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技术研究”项目。 西藏高原是藏医藏药学的发源地,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有藏药植物2584种,动物类药175种...
...我国的中药产业正在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专家呼吁,采取高科技手段保护中药基因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中药材的种质资源保护几乎是一片空白。专家们建议,应该尽快利用高科技手段保护中草药基因,建立国家大型药用动植物基因库,开拓高新技术在动植物种质...
...致力于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确保药材质量、选育新品种、保存生物多样性、确保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濒危药用植物资源。 目前国内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参、地黄、红花等少数几个药用植物上,还未开始对多数常用药用植物进行种质...
...进一步对中药利用复方进行“减毒增效”的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中药今天之所以难以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尚无法提供客观科学的药理学和药效的依据来评价单味中药安全性。鉴于目前部分中药资源短缺甚至濒临灭绝的迫在眉睫的现实,专家们建议,亟待尽快...
...1992年全省中药资源普查专著《贵州中药资源》名录修订时发现245种为误载、贵州不产,拉丁异名309。 研究发现贵州植物(药用植物)新种5种、贵州药用植物新纪录属7个、贵州药用植物新纪录种29种,发现了多种珍稀濒危及灭绝的药用植物,新增补贵州...
...进一步对中药利用复方进行“减毒增效”的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中药今天之所以难以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尚无法提供客观科学的药理学和药效的依据来评价单味中药安全性。鉴于目前部分中药资源短缺甚至濒临灭绝的迫在眉睫的现实,专家们建议,亟待尽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