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艺苑言》

...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达於诗者能之。”李德裕曰: “古人辞高者,盖以言妙而工,适情不於音韵;意尽而,成篇不拘於只耦。故篇无足曲,词寡累句。”又曰:“璧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皮日休曰:“百炼成字,千炼成句。” 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1233.html

联交友_医药对联_【中医宝典】

...西名医傅山,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才华过人,擅长用中药做对。 山西名医傅山,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才华过人,擅长用中药做对。天,有人慕名而来,试探虚实。他进门,看见架上的成,随即吟到:“红娘子生天仙子,副生化汤。”傅山见来人出对,知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duilian/a11120.html

子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神农本草经》子(旧作栀,艺文类聚及《御览》引,作支,是)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炮,皶鼻,白赖,赤癞,创疡。名木丹。生川谷。《名医》曰:名樾桃,生南阳,九月采实,暴干。案《说文》云:栀,黄木可染者。《广雅》云:栀子,桃...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zhizi.html

回族医药简史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居住在“西市”一带,从事“回回”奇香异经营。由于盛唐五代时期,阿拉伯与中国的关系最深的是商业贸易,医药方面则是香进口,有时处经营香珠宝者甚至达一二十万人,单香贸易有时竟达千斤之多,如此大大丰富了中药品种。到唐末五代时,最负盛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74.html

民族医药:土家族医药_民族中医土医_【中医宝典】

...土家族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实践的反复验证,使土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期土家族民间出现了许多医药抄本,如湘西有《老祖传秘方》、《草药十三反》、《七十二方》等。清末恩施州名医汪古珊著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63.html

”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的解释_说文解字的意思

...太守碑牧靡字三見。晉書亦作牧矣。益州郡牧靡、二志同。前志曰。南山臘、涂水所出。西北至越巂入繩。過郡二。行千二十里。水經若水篇曰。若水、又東。水注之。水出建寧郡之收靡縣南山。縣山竝卽草以立名。山在縣東烏句山南五百里。山生收靡。可以解毒。...

http://hanwen360.com/w/6D82.html

人中黄法_《古今医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其法春分日,用大猫竹锯段,两头留节,批去青皮,一头孔容指,入单枝甘草去皮,五寸长,内孔中仍以木屑屑紧,用腊封密,砖沉厕中,至来春取起,于长流水中浸日夜,复埋净地。凡遇时热、发狂、大渴、大热者,凉与之,服而渴热退,极效。若于厕...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816.htm

医药简史_民族中医瑶医_【中医宝典】

...找回大黄等三味外洗不出数日全好了,此后该人便以此治好了许多同样的患者,群众都称他为“仙生”。可以说,瑶族医药在原始时代已经开始萌芽。 由于种种原因,瑶族医药没有专门的典著,但在一些古籍和地方志中,却有许多零星的记载。作为瑶族家宝的灵香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74.html

元_《古今医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老,调摄有序,论证有旨。至于诸痰诸饮挟火为患,悉究精详,制有滚痰丸,最神效,名《泰定养生主论》。□字进之,为元祖翰海留守,掌医药,医迈常人,有奇效。世祖足疾,进,味苦不饮,祯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世祖然之,遂饮而愈。□字...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8.htm

延年益寿话粥_【中医宝典】

...粥就是把中草药与粳米混合在一起,煮成粥来服食,以粥进补,通过改善人体脾胃功能,加强食物营养,配合粥中药物功力,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之目的。粥集祖国医药营养学与烹饪于一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颗璀灿的明珠。老年人因脏腑虚损,消化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661.html

共找到485,9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