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暑病证专书。不分卷。清·张畹香撰。撰年不详。本书介绍作者有关温暑病症的临床心得。包括舌苔辨、伤寒治论、湿邪、瘄疹、风温、热入心室、痢、疟、暑湿、伏暑等内容。结合个人治案较深入地论析病症、用药强调因地制宜,构成本书特点。现有《中国医学大成...
...温暑病证专书。不分卷。清·张畹香撰。撰年不详。本书介绍作者有关温暑病症的临床心得。包括舌苔辨、伤寒治论、湿邪、瘄疹、风温、热入心室、痢、疟、暑湿、伏暑等内容。结合个人治案较深入地论析病症、用药强调因地制宜,构成本书特点。现有《中国医学大成...
...给治疗带来不便,应予以及时处理,多数情况下无需全身用药,局部敷治是主要手段,采用中药外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该症外因包括外感六淫、毒邪、外伤;内因包括饮食不洁、情志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劳伤虚损等。其特点是血脉瘀滞,致局部经络气血...
...恶寒发热,腹胀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可服:八正散、清淋剂、萆分清丸、分清五淋丸等。 2.肝胆郁热型 症见往来寒热,心烦喜呕,不思饮食,口苦便秘,腰酸腰痛,尿频而热,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
...尝思用药所以除病,所服之药病当之,非人当之也(惟用药不对病者则人当之而有害矣)。乃有所用之药本可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效,间有激动其病愈加重者,此无他,药不胜病故也。病足以当其药而绰有余力,药何以能除病乎?愚感于医界多有此弊,略举前贤之医案...
...复方利血平片外,含有利血平的复方制剂还有安达血平片、新降片、降压静片、脉舒静片、复方降压平片等。其他降压药如胍乙啶、肼苯哒嗪、心得宁、心得安、美加明、甲基多巴等亦可引起抑郁。 除了降压药,还有许多其他药物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抑郁,如抗厌氧菌药...
...位,用白芍酸敛以收之,丹皮辛平以折之,二者能制木之过,又能滋水之枯,此为治“金木之交”也。劳嗽属于肺体不足,子母相涉,当补母救子,以培土生金。但“虚劳之补土,又贵乎不损至高之气”,用药当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等。其中白术一味,绮石先生自有...
...11日初诊。主诉舌心疼痛3天,无明显诱因,余无不适,纳可,便调。舌质暗红,舌苔白,舌心未见异常,脉弦缓。证属心脾湿阻火郁,治以清心脾、散郁火为法,方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处方:藿香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竹叶10克,生甘草...
...大便量少不爽,小便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无力。辨证属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肝木乘土,运化失常。治以益气养胃,柔肝助运。处方:党参12克,生黄芪15克,乌梅10克,生麦芽12克,枸杞子12克,鸡内金12克,金石斛9克,黄连5克,神曲9克。5剂...
...就是:重剂起沉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笔者的导师仝小林教授早年受到上海柯雪帆教授对经方剂量考证的启发,坚信经方取效关键是药量开到位。根据柯雪帆考证:1两=15.625g,仝小林教授临床用经方常常药味少但药量大,主张用药要准,重拳出击,化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