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_【中医宝典】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无数医药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门实践医学,有它自身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治方法。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中医药学的全面振兴,中医肿瘤学亦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肿瘤病因、机、治则、治法的探讨与整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8.html

气虚证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气虚证是指全身或局部气的减少,而导致脏腑组织功能减退的证候。多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营养不足等原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其中乏力、无力是其主要症状。 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79.html

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并是指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症状,此时两经症状同时存在,但有先后之序,常称“二阳并”。如“太阳阳明并”是指先有太阳的症状,然后又见阳明病的症状,此时两证的症状均存在。 并强调两经病证的先后出现,通常也指在三阳范围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46.html

少阴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少阴 少阴病证是外感热病最危重的阶段,常由太阴发展而来,也可由三阳演变过来。少阴病证的邪主要是寒邪,也可是热邪,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肾,虚弱是少阴病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邪性质的不同,少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5.html

任脉病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舌淡,脉细无力。 机分析:任脉起于胞中,行于身前,沿正中线上行,对于阴经气血具有调节作用,有“阴脉之海”之称。任脉阻滞不通则经闭;任脉不通,气血失养则宫寒不孕,带下色白;气滞瘕聚则少腹积块,胀满疼痛,游走不定;任脉不通,肝经气滞,则睾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9.html

气滞血瘀证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机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86.html

血热证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出血和伴见热象为诊断要点。 机分析:脏腑火热,内迫血分,血热沸腾,以致络伤血溢而出现各种出血证。由于所伤脏腑不同,出血部位也不同。如肺络伤则见咳血;胃络伤则见吐血;膀胱络伤则见尿血。血热炽盛内扰心神,故见心烦;阴血被耗故口干,热不在气分,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92.html

厥阴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厥阴 厥阴病证是外感热病的最后阶段。至厥阴阶段,邪正斗争的形势十分复杂,既可以是邪盛正衰,也可能是正胜邪退,邪寒热夹杂,错综复杂,病变部位以肝肾为主,临床表现以寒热错杂、厥热胜复为特征。厥阴主要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0.html

太阴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太阴 太阴病证是三阴中较轻的证型,寒湿之邪侵袭人里,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正气已有不足,主要临床表现是下利,腹痛,呕吐,脉弱。可由三阳发展而来,也可一开始即表现为太阴。 主要临床表现:下利,泻下物多为清稀,可呈水样,也可见白色粘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8.html

绦虫_【中医宝典】

...皮下及肌肉,局部可们及结节,圆形黄豆大小,坚实能移动。寄生脑部引起癫痛,瘫痪,视力模糊等。 3.实验室检查,粪便内找到绦虫卵或节片。皮下结节病理检查有绦虫囊尾蚴头节。脑CT扫描对脑囊虫诊断有帮助。眼囊虫,可进行眼底镜检查。 【辩证分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77.html

共找到260,1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