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汤论_《医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用.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此方得之.或问曰.古今称益气汤.为万世无穷之利.其义云何.曰此发前人之所未发.继仲景河间而立.意义深远也.世人一见发热.便以外感风寒暑湿之邪.非发散邪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guan/728-9-1.html

气虚证_【中医宝典】

...气虚证是指全身或局部气的减少,而导致脏腑组织功能减退的证候。多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营养不足等原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其中乏力、无力是其主要症状。 病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80.html

经行发热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经行发热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气虚治法:益气除热。 方药;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 白术10克 陈皮6克 升麻9克柴胡6克 当归9克 仙鹤草30克 党参12克炙甘草3克 炒白芍10克 防风9克加减:发热形寒,营卫不和者,加桂枝6克、大红枣10枚,去党参、...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JingHangFaRe251363.htm

中医气虚与亚健康_【中医宝典】

...食疗对于兼有性欲减退者还有辅助治疗作用。气虚的人需要经常运动,如晨起作深呼吸,通过运动增加肺活量等。通过这些综合调理,可以达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868.html

气虚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痿躄章》。多由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或久病脾胃气虚,不能充养肌体所致。证见手足痿弱,举动无力。治以脾益气为主,宜四君子汤。有虚热者,用补气和汤。气虚有痰者,用六君子汤加苍术、黄柏、竹沥、姜汁。...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787.htm

心肺气虚_【中医宝典】

...心肺气虚证是心肺两脏气虚、功能减弱所致的病证。多由肺有宿疾,肺气虚弱,影响心脏而致心气虚弱;或高年脏腑亏损,或思虑过度,暗耗心气,进而影响肺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咳喘气短,动则加剧,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自汗,声音低怯,胸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23.html

长期低烧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脾气虚陷之可用。因而此说也似属不符。三是认为气虚而卫气不固,因之易于感受外邪,正邪相搏而致发热。此说显然属于外感而致之发热,绝非内伤发热之属。尽管益气汤可用于气虚外感证,有益气解表之功,但不能因此而将气虚发热与因气虚而外感之发热混为一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25-0.html

气虚喘逆_《症因脉治》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气虚喘逆之症】身倦懒怯,言语轻微,久久渐见,不接续,喝喝喘急,此中气大虚【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克削,元气大伤,则气虚喘逆之症作矣。【气虚喘逆之脉】多见浮大,按之则空,六部无根,虚浮于上,或见濡软,...

http://qihuangzhishu.com/646/163.htm

益气贵在轻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文全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他认为:“夫内伤用药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益气汤原方中“须用黄芪最多”,但仅用“五分”,“劳役病热甚者一钱”,他药各用“三分”。益气汤一剂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53.html

益气汤去当归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方考》益气汤去当归方人参 甘草(炙,各一钱) 升麻(三分) 黄 (炙,一钱五分) 白术(炒) 陈皮(去白)滑泻痞闷者,此方主之。《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病由中气不足,而不能升清降浊故耳。是方也,有人参、...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buzhongyiqitangqudangguifang.html

共找到434,0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