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壮不如里的解释_表壮不如里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http://hanwen360.com/cy/211829.html

蠹虫_《本经逢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甘温小毒。色白带黄而腹中无秽, 之无水者为真。若头硬而腹中不净者,即杂树内蠹也。如一时难觅真者,则以 毛壳 灰存性代之。发明 蠹虫食木,柔能胜坚,故治痘疮毒盛,白陷不能起发者,用以绞汁,和白酒酿服之即起。但皮薄脚散及泄泻畏食者服之,每致...

http://qihuangzhishu.com/633/626.htm

《耕》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四_儒家_【文学360】

...1、耕:王者所以亲耕、后亲桑何?以率天下农蚕也。天子亲耕以供郊庙之祭,后之亲桑以供祭服。《祭义》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大夫七推。”耕于东郊何?东方少阳,农事始起。桑于西郊?西方少阴,女功所成。故《曾子问》曰:“天子耕东田而三反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23.html

蠹虫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甘,无毒。主心暴痛,金疮,肉生不足。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蠹去气,桃蠹辟鬼,皆随所出,而各有功。又主小儿乳霍。...

http://qihuangzhishu.com/471/1822.htm

医药文化亟待保护与发展_【中医宝典】

...无数中毒的病例及死亡的教训使壮族先民首先认识了毒药。隋·巢元方《本草纲目》载:“田七,生于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为金疮要药”。这些历史医书,记载了壮族先民对药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然而,对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掘如同壮族人民为了寻找自己本民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8.html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类型:四季 生活 天气原文如下: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http://wenxue360.com/mingju/2984.html

补虚筋骨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稍加至三十丸,空心温酒下。补虚,益气血,实丹田,悦颜色,筋骨。续命丸方干柏叶(一斤) 甘菊花(未开者)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山芋(三两) 熟干地黄(焙四两) 松脂(一斤用柴灰汁二斗煮令白色为度)...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480.htm

柴火烘法歌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溃者,桑柴烘之,能解毒止痛,消肿散瘀,毒水一出,即能内消。若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用之助阳气,散瘀毒,生肌肉,移深居浅,实有奇验。法用新树根,劈成条,或桑木枝,长九寸,劈如指粗,一头燃着吹灭,用火向患处烘片时,火尽再换。每次烘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62-72.html

医方药_【中医宝典】

...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使医药积累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根据壮医的基础理论指导而灵活组方选用。医药的治疗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治法大体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类。强调及时治疗,并十分重视预防。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93.html

扈鉴赏_【古诗文大全】

...无关。 乐歌的首两章均以“交交扈”起兴,这是《诗经》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浅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诗所要记叙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在起兴的物象和表达的内容之间尽管没有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两者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通融...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40.html

共找到37,8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