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病毒核心中带有催化病毒核酸合成的酶,如流感病毒带有RNA的RNA聚合酶,这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要靠它们携带的酶合成感染性核酸。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不仅对病毒的分类和鉴定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理解病毒的宿主范围,致病作用及亚...
...要强。单链的RNA探针其杂交信号大于双链的cDNA的约8倍。5.硫酸葡聚糖(Dextransulphate)和甲酰胺(formamide)硫酸葡聚糖是核酸杂交液中仅次于甲酰胺的一种组成成份。在杂交液中,甲酰胺占50%左右,而硫酸葡聚糖占10...
...1.原理染色体的化学成份是核酸和蛋白质两部分。核酸以DNA为主,蛋白质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种。因此染色体经蛋白水解酶类物质处理后,蛋白质已被水解而使DNA分子中碱基暴露,由于碱基中G/C和A/T组合的比例不同,对染料结合的程度不一,如这一...
...噬菌体DAN载体的构建,使特异性DNA探针的来源变得十分丰富。人们可以从基因组DNA文库和cDNA文库中获得特定基因克隆,只需培养细菌,便可提取大量的探针DNA。迄今为止,已克隆和定性了许多特异DNA探针。由于固相化学技术和核酸自动合成仪的...
...。这既是其优点,又是其缺点。优点是当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时,不会因病毒或细菌DNA的少许变异而漏诊,缺点则是不能用于点突变的检测。这种情况下,通常要采用化学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①由于链短,其序列复杂度低,...
...为蓝紫色沉淀。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相似,如应用酶促反应会较单一信号的标记物如荧光素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同样是酶促化学反应,AKP灵敏度和分辨率较HRP高约10倍左右,但HRP的优点为价廉、稳定。应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也较稳定,据报告在-20℃...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和细胞化学(cytochemistry)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显示组织切片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定量及其与功能相关的研究。如糖类、脂类、酶、核酸等与试剂发生化学物理反应,形成有色终末...
...蓖麻子化学成份 种子含脂肪油40%~50%,种仁含58.0%。其中游离脂肪酸的组成:顺蓖麻酸(Ricinoleic acid)约87%~89%,棕榈酸0.8%,硬脂酸1.1%,油酸4.7%,亚油酸5.1%,亚麻酸0.9%,9,10-二羟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光学相干层析术(OCT)等的出现,将为分子生物医学提供崭新的手段。将来甚至有望出现单细胞药理学。 五、三承气汤化学研究体系思路 治疗里实证的三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药味组成...
...随着基因工程研究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核酸分子杂交类型和方法在不断涌现和完善。核酸分子杂交可按作用环境大致分为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两种类型。固相杂交是将参加反应的一条核酸链先固定在固体支持物上,一条反应核酸游离在溶液中。固体支持物有硝酸纤维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