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疗法》参枣米饭【原料】党参25克,大枣50克,江米250克,白糖100克。【制作】党参切片,与大枣25克水煮提取浓缩液50克。将大枣25克放在大瓷碗底,上面放淘洗干净的江米,加水适量,上屉蒸熟,扣在盘中。再将党参、大枣浓缩汁加白糖,...
... 仲思枣(宋《开宝》)【释名】仙枣。志曰︰北齐时有仙人仲思得此枣种之,因以为名。【集解】志曰︰仲思枣形如大枣,长一、二寸,正紫色,细纹小核,味甘。今亦少有。时珍曰︰按︰杜宝《大业拾遗记》云︰隋时信都郡献仲思枣,长四寸,围五寸,肉肥核小有味...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枣肉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 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 气反胃,并宜服之。陈橘皮(去皮) 浓朴(去粗皮,姜制,炒香,各三斤二两)...
...枣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其次是蛋白质、有机酸、脂肪,还富含人体必需的硒、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 大枣具有补血、抗癌、保肝、抗疲劳等功效,在中药中属于补益类,适宜于儿童、孕妇、老年人及病后恢复...
...《医方考》枣矾丸绿矾(半斤,火 通红) 枣肉(二斤,煮,去皮捣烂丸) 平胃散(四两,为衣)每服三十丸,姜汤下。谷疸身目俱黄,此方亦良。水谷癖积于中,抑遏肝肾之火,久久郁热,故身目俱黄。是方也,绿矾咸寒,能软痰癖而胜湿热。枣肉甘温,能益脾胃...
...《是斋百一选方》枣附丸治脏寒滑泄,不思饮食,华宫使传。用正坐大附子一枚,干枣半斤,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煮,上留水两指,水干旋添汤,煮二、三捣为细末,别煮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空心服。患滑泄垂死者,皆获康愈。 目录 《是斋百一...
...枣的产量很大而且有营养健身价值。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枣制品的科技含量不够高。鲜枣极容易腐烂、发霉、变色、皱缩,不易保鲜。鲜枣的货架时间很短,所以不能摆到超市或其他食品水果销售中心的货架上长时间销售。正因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
...木防己9克 石膏(鸡头子大)12克 桂枝6克 人参12克【功能主治】行水散结,补虚清热。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吐下不愈者。【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摘录】《金匮要略》...
...目录 《丹溪心法》十枣丸 《仁术便览》十枣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丹溪心法》:十枣丸【处方】甘遂 大戟 芫花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气病,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每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tree]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