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乳母忧思气结哺儿,令儿致病。因思则伤脾,儿饮其乳,则病吐泻腹胀,面黄而啼。宜乳母与病儿同治,乳母服逍遥散以解肝郁,病儿服香砂六君子丸以健脾消胀。...
...证名。肾虚不能纳气的气喘。见《证治准绳·杂病》。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证,四肢厥逆,面赤而...
...七气汤下红丸子,兼吞痞气丸(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参见痞气条。...
...磁石丸 《明目至宝》磁石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磁石丸 《秘传眼科龙木论》磁石丸 《证治准绳·类方》磁石丸 《圣惠》磁石丸 《准绳·类方》磁石丸 《局方》磁石丸 《永乐大典》磁石丸 《圣济总录》磁石丸 《准绳·类方》磁石丸 《三因》磁石丸 ...
...证名。出《灵枢·热病》。①即口渴症。《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②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景岳全书·传忠录》谓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口干多因阴虚津少,或气虚阳弱,津液不承...
...证名。出《灵枢·热病》。①即口渴症。《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②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景岳全书·传忠录》谓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口干多因阴虚津少,或气虚阳弱,津液不承...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中脾积。小儿积滞,症见面黄或带虚浮,脐上微痛,肚皮热,饮食减少,脐上及腹中痛,所食不化,头微热。治宜消积健脾。先用取癖丸,后用匀气散、醒脾散调理。...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二至丸,出自《证治准绳》,由女贞子(蒸)500克,墨旱莲500克组成。女贞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墨旱莲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炼蜜60克及水适量,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二至丸...
...散结消瘿。治瘿气。【用法用量】清茶下。兼服含化丸,并用灸法,相济以收全功。【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待冷却,以铁器烧通红,以药淋之,乘热服,兼吞肥气丸。(《证治准绳·杂病》)参见肥气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