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史研究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史记中的医家传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作者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书中对汉武帝以前有关名医的传记、医药史事、文献等都有所反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为先秦名医扁鹊西汉医家淳于意所立的传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5.html

新安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影响_【中医宝典】

...理论及临床诸科方面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大量的医家不仅被徽州地方志及所迁徙、客寓之处的地方志所载,而且有的医家被史书所载,如明史·方技传称:祁门汪机等四人,“皆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新安多被重要的文献工具书著录,如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4.html

方论(四十二)_中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观之。庶可以悉病情穷药用矣。遂录而呈之绿岩先生。先生能以觉言诸书众生心。更能以是书众生病。是亦当今之五地菩萨乎。癸亥春仲。平浣王 谨跋。〔杂证圆机〕未见扶上见于嘉定县志。〔沈氏( )病机编〕十八卷苏州府志曰。沈 。字朗仲。颢弟。以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67-1.html

方论(二十九)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审的之。然其论瘴病始末。诚有以握其要领矣。因手校之若干。叶江施公图公诸人。乃遂慨然。相捧其梓。以广其传。复命娄医安道。附八论及药性于其后。八论者。虑人惑于病证之似也。使知有所辨药性者。虑僻壤之鲜。或可困证药。而增减之。使知有所据。亦昔人...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03.htm

经(三)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可以广生于无穷。恭惟皇帝抚大同之运。拥无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兴微学而永正。则气可召。灾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矣。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天禄琳琅书目曰。重修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函。十册。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

http://qihuangzhishu.com/485/7.htm

方论(三十八)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昌黎之驱鳄鱼。原鲁之击神蛇。蝗不入境。虎北渡河。昔人岂异于人哉。亦诚实政格之云耳。是在良有司图之。余将焉。万历甲申仲冬吉日。赐进士第文林郎巡按福建奉敕兼管盐法清军陕西道监察御史大梁杨四知撰。〔张氏(三锡)医学六要〕藏目录二十卷 存张三...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21.htm

顾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清·顾靖远撰于1718年。十六卷,共六种。即素灵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格言本草必备症方发明。此六种皆系作者选录内经伤寒论历代中医著作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个人的学术经验加以归纳整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562.htm

顾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清·顾靖远撰于1718年。十六卷,共六种。即素灵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格言本草必备症方发明。此六种皆系作者选录内经伤寒论历代中医著作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个人的学术经验加以归纳整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38.htm

刊行,著书立说_【中医宝典】

...神医普救方开宝新详定本草等大型医书,并成立了校正医书局,校订出版了素问甲乙经等九部著名。南宋在杭州建都后,使得医学书籍的整理刊行中心开始移到浙江一带。当时除了皇家官办的校正医书局外,还出现了大批的私家刻书坊,医学书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44.html

方论(三十五)_中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陈呼之。荩斋名谏。字直之。盖世于医者也。要之传。观者当自得之。〔赵氏(继宗)儒医精要〕一卷 存自序曰。继宗因进士多病。访请名医。服药无效。自考历代方书。脉理药性。配合调治始痊。后任知县。及历升佥事等官。凡遇官僚军民人等有患诸证。俱继宗处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60-1.html

共找到978,1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