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二版教材之一,系以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内容全成、系统。书中总论部分,论述了机、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各论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证等45种内科。论述条理清楚,选方切于实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28.htm

《中医内科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二版教材之一,系以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内容全成、系统。书中总论部分,论述了机、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各论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证等45种内科。论述条理清楚,选方切于实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83.htm

惊悸恐总论_《证治准绳·》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故气不行矣。又谓尝贵后贱,尝富后贫,悲忧内结,至于脱营失精,深无气,则洒然而惊,此类皆是从外事所动内之心神者也。若夫在身之阴阳盛衰而致惊恐者,惊是火热烁动其心,心动则神乱,神用无方,故惊之变态亦不一状,随其所之,与五神相应而动,肝脏魂,...

http://qihuangzhishu.com/571/109.htm

《伤寒论》对方剂学的贡献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的成就是《伤寒论》的主要贡献之一。汉代是方剂学大发展的时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经方11家,274卷,但魏晋以后已亡佚。东汉末年成书的《伤寒论》,必然对秦汉以来医家遗方及同时各家的方剂进行了广泛择取。它以六经辨证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9.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泛指伤寒、温病以外的多种疾病(以内科病证为主)。②《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因经气厥逆所引起病证,各种心痛及喉痹、疟疾、膝痛、呃逆、大小便不通等。因论述范围广、病种多,故称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56.htm

癫狂痫总论_《证治准绳·》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虽编颠狂为一门,而形证两具,取治异途,较之于痫,又不侔矣。徐嗣伯云∶大人曰癫,小儿曰痫,亦不然也。《素问》谓癫为母腹中受惊所致,今乃曰小儿无癫可乎?痫,大人每每有之,妇人尤多。今据经文,分辨于后。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

http://qihuangzhishu.com/571/96.htm

《苍生司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八卷,卷首一卷。明·虞抟辑。卷首总论药性、经络总抄、脉学《四言举要》、内景图解等。后八卷以介绍内科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妇产科病证等,有论有方,便于检阅。现存多种清刻本。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37.htm

《苍生司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八卷,卷首一卷。明·虞抟辑。卷首总论药性、经络总抄、脉学《四言举要》、内景图解等。后八卷以介绍内科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妇产科病证等,有论有方,便于检阅。现存多种清刻本。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92.htm

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字,又下有“此为”二字,又下缺一字。据《素问·奇论》及《甲乙经·妇人篇》,“曰”下所缺一字应作“人”,“重”下所缺五字应作“身九月而瘖”五字,“为”下所缺一字应作“何”,则此一行应作“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正...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57.htm

卷第三十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字,又下有“此为”二字,又下缺一字。据《素问·奇论》及《甲乙经·妇人篇》,“曰”下所缺一字应作“人”,“重”下所缺五字应作“身九月而瘖”五字,“为”下所缺一字应作“何”,则此一行应作“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1-0.html

共找到161,9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