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总结明以前针灸文献十余种,编成《针灸聚英》(又作《针灸聚英发挥》)四卷。该书以经络穴法类聚,各病取穴治法,诸论针灸法,针灸歌赋等各为一卷。其中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又撰《痘疹正宗》,阐发张仲景、钱仲阳、张洁古、李明之、王海藏、朱震亨及王节斋...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75.htm

兰草·草部·本草纲目

...,在植物学上根本不是同一科的东西,但许多人没有作仔细的实际观察,往往把这两者混同起来。连对本草有研究的寇苕(宋人)和朱震亨(元人)也认为兰花就是兰草,李时珍为此,特在《本草纲目》中的兰草条专门写了一段正误,把这两种植物从形态上辨清。他说,...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643.html

删补名医方论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朱震亨,张从政,薛己诸方之佳者,采录成编。然方论始于成无己,近代则有吴琨,李中梓,柯琴,汪昂诸家。于医方虽各有发明,但其间或有择焉未精,语焉未详者,复推其立方之意,综其简要,删繁补阙,归于明显,名之曰:删补名医方论,以昭示来兹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6-0.html

序_《删补名医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刘完素、朱震亨、张从政、薛己诸方之佳者,采录成编。然方论始于成无己,近代则有吴琨、李中梓、柯琴、汪昂诸家,于医方虽各有发明,但其问或有择焉未精、语焉未详者。复推其立方之意,综其简要,删繁补缺,归于明显,名之曰∶删补名医方论,以昭示来兹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bumingyifanglun/338-2-0.html

通关散_《退思集类方歌注》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朱震亨《丹溪心法附余》) 猝中痰迷,用此吹鼻。皂角 细辛(等分) 研末吹。稀涎(散)皂角白矾班,或益藜芦微吐间。(不可令大吐,但使咽喉疏通,能进汤药便止。若尽攻其痰,则无液以养筋,令人挛急偏枯,此其禁也。)风中痰升人眩仆,当先服此通其关...

http://qihuangzhishu.com/760/81.htm

《格致余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不分卷。元·朱震亨撰于1374年。朱氏精研医理取“格物致知”之意为本书命名。共有论文四十一篇,包括基础理论、病证辨析、治法和对一些方剂的评述等内容。朱氏精《内》、《难》、《本经》并对张仲景、李东垣的外感内伤的学术思想有较深的研究...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328.htm

《诊家正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诊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问三诊;卷二考核各家脉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进行了辨误和评述,末附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7.htm

《诊家正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诊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问三诊;卷二考核各家脉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进行了辨误和评述,末附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85.htm

《格致余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不分卷。元·朱震亨撰于1374年。朱氏精研医理取“格物致知”之意为本书命名。共有论文四十一篇,包括基础理论、病证辨析、治法和对一些方剂的评述等内容。朱氏精《内》、《难》、《本经》并对张仲景、李东垣的外感内伤的学术思想有较深的研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59.htm

火部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一十种(明李时珍) 【附注】元朱震亨。...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556.html

共找到4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