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起源和发展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知识总结,并为以后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陶弘景集注神农本草经),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589.html

研究范围和发展意义_《实验动物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门独立、综合性基础科学,它是融合生物学、动物学、兽医学和医学等科学,并引用了其它自然科学成就发展起来。因此这门科学是综合性,它所涉及到知识面很广泛,它所包括内容极为丰富,其中不仅要以生物学、医学、药学、兽医学、畜牧学等为对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yandongwukexue/954-3-1.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自己学说予以明确、系统论述,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深入钻研,分析综合,从错综复杂大量资料中,理出一个切合实际头绪; ⑦研究医学家学说和学术思想,要探讨医学发展历史经验和规律性问题。 (六)医药学史料问题。研究医药卫生发展,史料是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1.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独特医学理论体系。(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1.html

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一)诊断学研究发展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诊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在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9.htm

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古文献进行调查,其重点调查研究了《四部医典》及八十幅彩色医学汤卡系列。这一工作为其后藏医文献以至于藏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三)蓬勃发展阶段(1977~至今)建立文献研究机构1980年,医史文献研究室升格建所,成为我国第一个...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四)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面的描述、记录、考证,而更侧重于立体性全方位研究探讨,注重于医史医究为实际应用服务。中国医学研究发展到这样水平,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医史学理论研究及本学科建构给予关注,并展开了多方面探索和学术经验采借。 过去,对中国医学史与中国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2.html

中医理论基础研究973项目全面启动_【中医宝典】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中医各家学说及其理论创新研究”和“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近日全面启动。力求在整理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采用基于信息等多学科研究手段,探索应用数据挖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76.html

明代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医学教育发展。五、民间医学教育明代民间医学教育,主要采用家传或师徒传授形式,明代世医制度造就了不少医学世家,使医学世代相传;不少世医将自己经验编写成简易实用医学读物,作为教材以教授子弟。17世纪,有多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1.html

中医学哲学基础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密切关系。医学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与哲学关系是特殊和普通辩证关系。医学研究生命运动特殊规律,而哲学则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通规律。要探索生命奥秘和健康与疾病运动规律,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44/4.htm

共找到859,0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