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为非血缘供受体移植增加成功率。 解放军307医院免疫学研究室主任奚永志研究员主持的课题组,最近首次发现了一个HLA(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这为中国在进入独生子女时代无血缘关系供受体移植迅猛增加的...
...日本科学家近日根据老鼠体内一些基因的活动情况编制出老鼠的正常生物钟“时刻表”。如果此方法能运用到人体,则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人体生物钟的错乱,有助于失眠、忧郁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据《日经产业新闻》20日报道,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一直处于进退维谷的地步。 例如,美国总统布什于7月19日首次否决了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编号为H.R.810)。他认为,为了科研目的,给予生命,又让它死去,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德国总理默克尔12月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表示,...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从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中提取干细胞,经过培养后治疗眼睛角膜上皮损伤,获得成功。 人的眼角膜共分5层,最外面那层厚约50微米的非角化鳞状上皮叫做角膜上皮。角膜上皮因疾病或外伤受到损伤往往会导致失明,虽然可以通过移植手术治疗...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陈杰从日前召开的天津市科技工作会议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的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个新的干细胞因子———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教授杉本宪治最近开发出用红、绿、蓝三种颜色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活动的新方法,这对研究未知的蛋白质功能大有帮助。 据《日刊工业新闻》日前报道,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杉本教授分别利用珊瑚的蛋白质、水母的蛋白质以及改良后的水母蛋白质,...
...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莫雪安教授称,治疗重症肌无力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种病的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四左右。此前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抗乙酰胆碱酯酶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胸腺放疗或切除,危重患者用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但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虽然...
...1987年正式提出和确定的。组织工程对整形外科来说是一次飞跃性的革命。 新兴的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和方法,用少量组织细胞通过体外培养扩增,构建新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在人体实现无损伤修复和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重建。这既不是“挖肉补疮”...
...家人的大力支持。 据福建省红十字会秘书长何钟生介绍,这是福建省红十字会启动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一年来的首次初配成功,并且是“同市异性”。如果采集、移植成功,将是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库福建分库成立后,福建省首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
...心肌浊肿心肌细胞生物电产生的基础: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取决于离子的跨膜电-化学梯度和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