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见表10-20。表10-20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诊断标志来源和性质临床意义甲胎蛋白(AFP)胎肝、卵黄囊、肝癌细胞,为癌胎儿性蛋白肝细胞癌、卵黄囊肿瘤、肝硬化、慢肝时增高AFP异质体因AFP糖链不同,对凝集素亲和力...
...大家知道中晚期的死亡率极高,因此在治疗肝癌的过程中,极早发现肝癌极为重要。自上个世纪以来,各种诊断方式和技术的发明,也让肝癌的诊断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肝癌的诊断已从30年代的“死后诊断”进展到“临床诊断”以及70年代的“亚临床诊断”。...
...肝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结果。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哪者更为重要呢? 通过对肝癌患者家族的调查发现肝癌有家族聚积现象。有人曾对四组人群的肝癌发病情况做过调查:第一组人群为有血缘关系...
...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肿大,酸性磷酸酶和CEA水平常增高,前列腺液及前列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确诊。 2.AFP阴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AFP阴性肝癌占总数的30%~40%。近年随着影像诊断的发展,该比例有增高的趋势。需与AFP阴性肝癌鉴别的疾病甚多,...
...并发症可由肝癌本身或并存的肝硬化引起,常见于病程晚期,故常是致死的原因。 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可由肝癌本身或并存的肝硬化所引起。这些并发症往往也是导致或促进患者死亡的原因。 1.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频繁,有时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 大肠癌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多数患者在发病期间都会出现一些易被忽视的预警信号。很多患者都有便中带血的症状,但受“十人九痔”的影响,大多数患者最初都想当然地认为是犯了痔疮。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性病变的1%。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40%~6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开展规范化的手术治疗仍是提高大肠癌疗效的关键。...
...据《朝日新闻》14日报道,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广濑进教授等人发现了一种能延长果蝇寿命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同样存在于人体内。 活性氧也叫自由基,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副产物,与机体老化、癌症等疾病的发生有关。科学家发现,生物体内有一种名为“...
...检查结果显示,服用优福定的患者和没有服用的相比,其体内与肿瘤组织周围血管相连的毛细血管少50%。研究人员认为,如能进一步强化优福定的血管生长抑制功能,就可以防止癌细胞通过血液途径扩散转移。 优福定是日本研制的一种口服化疗药物,由替加氟和尿嘧啶...
...据新华社东京5月24日电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与宫颈癌相关的基因。据称,有效控制这一基因活动将有助于找出新的宫颈癌治疗方法。 《日本经济新闻》24日报道说,研究人员在老鼠细胞中被认为与癌症相关的200个基因中,发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