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经》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棋经》: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765.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第七十七 征四失第七十八 阴阳类第七十九 盛衰第八十 解精微第八十一 《黄帝内经·灵枢》 九针十二原第一 本输第二 小针解第三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根结第五 寿夭刚柔第六 官针第七 本神第八 终始第九 经脉第十 经别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neijing/index.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伤 寒 杂 病 》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是中国医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一部医学著作。它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了东汉以前众多医家和作者的临床经验,以六经伤寒,以脏腑杂病,提出包括理、法、、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黄帝内经》谈养生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我国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本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关于老年养生学内容,散见于《素问》上古天真、阴阳应象大、四气调神大,以及《灵枢》天年、寿夭刚柔等章节。其内容有: 1.长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48.html

《三消》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正文 以上发明病根,是本段之前半截。下乃备引经义,以证其实而足其理。 以上论理升降出入,是病机也。推病根,为第二段。 以上推论化气,发明标本,是补足前半义理,为第三段。以下五味补泻治法,退出通篇,为第四段...

http://qihuangzhishu.com/899/index.htm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章。诗~。~目。~什(shí)(《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幅。长~大。千~一律。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论文。...

http://hanwen360.com/z/7BC7.html

泻方补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刺法用语。与泻圆补不同,系指针刺必须候气血的盛衰。《素问·八正神明》:“泻必用,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吸而内(纳)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其气乃行焉。补必用员...

http://qihuangzhishu.com/195/925.htm

《伤寒论》湿跋_《研经言》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以风、湿、寒、暑四气为感症之大数,既自以《伤寒》着其,以名其书,而不辨夫风、湿、暑之为病若何,即无以明己之独为伤寒设,于是又出类伤寒之论。首列 、次湿,次,若恪循风、湿、暑之序,而汇为一。其所谓 者,即风家之专病也。《千金》云∶...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6.htm

肾开窍于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阴阳应象大》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觉的变化,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68.htm

肾开窍于耳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阴阳应象大》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觉的变化,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nkaiqiaoyuer-2343.html

共找到208,1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