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刺为主,多取下腹部穴为主穴,提倡深刺和感传。选用骶丛神经刺激点等,进行挑治,也有一定效果[2]。另外,尚有用电针、艾灸之法。目前,针灸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射精不能症,其有效率在90%左右。 【治疗】 针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曲骨(...
...临床应用 1)治冠心病、心绞痛、心悸突发∶郄门,神门,心俞。 2)治冠心病∶郄门,内关,可用丹参注射液注入穴位0.5毫升/穴,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治咳血∶郄门,尺泽,肺俞。 4)治膈肌痉挛∶郄门,膈俞。 文献摘录 1)《针灸甲乙...
...天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温。属手厥阴心包经。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或于曲泽穴上7寸取穴。一说在“腋下3寸”(《针灸大全》)。布有臂内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肱动、静脉肌支。主治咳嗽,心痛,胸满,胁胀...
...《黄帝明堂经》已不存,虽经宋太宗诏令访书,仍未求得。在这种情况下,宋仁宗于天圣年间,命医官王惟一主持编修一部针灸腧穴典籍。王惟一奉诏在总结《黄帝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参以各家之见及个人经验。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并附《穴腧都数》...
...《黄帝明堂经》 《勉学堂针灸集成》 《循经考穴编》 扁鹊 扁鹊与针灸 曹翕与曹氏灸经 陈延之与《小品方》 承淡安与《中国针灸治疗学》 程莘农 东汉针灸学家--涪翁与郭玉 窦默 窦默与《窦太师针经》、《窦太师秘传》、《针经指南》 涪翁 高武...
...本报记者 谭欣 平衡针灸是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针刺中枢神经分布在周围神经上的特定靶穴来调节、修复大脑基因程序,使失调、紊乱、破坏的中枢管理程序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间接地激发病人应激能力的治疗方法。记者近日就平衡针灸的理论...
...针灸治疗缺乳症,在古籍中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历代均有载述,其所积累的经验及穴方(如少泽、膻中)至今仍有临床价值。现代报道,在50年代中期就有多篇较大样本的文章,并有针灸对缺乳患者血液中生乳激素含量影响的研究报告。40余年来,特别是近20年,...
...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编写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针灸学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才正式提出环跳穴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在大转子与督脉腰俞之直线上近大转子侧1/3处陷中取之,针一寸五分至二寸五分。然而在临床上,如不问病情及患者体形的胖瘦,亦不论取穴...
...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145例,痊愈133例(91.8%),有效6例(4.1%),无效6例(4.1%),总有效率为95.8%,痊愈率达91.8%[8]。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听宫、听会、下关、阿是穴、颊车。 配穴:肝俞...
...调经筋。取穴:翳风、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合谷。风寒者加风池,风热者加曲池。诸穴均用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中期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在初期的基础上加气海、足三里。此期配合电针,气海、足三里用补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