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有独到见解,该书中作者个人发明则以“昂按”标明。作者每每对待学术上的争鸣直陈己见,影响深远。 吴仪洛鉴于《医方考》和《医方集解》各具优缺点,综合二书内容,进行了删改补充,编成《成方切用》一书,影响亦较广。 在清代众方书中独树一帜的还有...
...医方著作。十五卷。宋·朱佐撰。刊于1266年。本书收集宋代医家常用的方剂和单方1000余首。按病分为诸风、伤寒、诸气、脾胃、痰饮、积聚、黄疸、虚损、头痛、妇人、小儿、痈疽、补损、中毒及拾遗等15门。每卷前先列短论以为纲纪,然后依次因证列方...
...医方著作。十五卷。宋·朱佐撰。刊于1266年。本书收集宋代医家常用的方剂和单方1000余首。按病分为诸风、伤寒、诸气、脾胃、痰饮、积聚、黄疸、虚损、头痛、妇人、小儿、痈疽、补损、中毒及拾遗等15门。每卷前先列短论以为纲纪,然后依次因证列方...
...。 七十至八十年代,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敦煌市博物馆等部门又在这一地区的马圈湾、酥油土、花海等地发现了一大批汉代简牍。这些简牍,连同斯坦因、夏鼐等人所发现的汉简一起,由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成《敦煌汉简释文》(不含图版...
... 由于胡澍的文字、音韵、训诂功力扎实,所以其非常善于运用据理推断的校勘方法,胡氏利用此法共出校文11条。 当然,上述几种校勘方法,胡澍并非独立使用。有时为了强化论证的依据,多种校法混合使用,即多法合校。如《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素圃医案》医案著作。四卷。清·郑重光撰。书成于1707年。卷一伤寒治效;卷二暑证,疟疾,痢疾治效;卷三诸中证,男病治效;卷四女病,胎产治效。郑氏擅长于内科杂...
...于其卒后又集有《王旭高医书六种》,包括《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类汇编歌括》、《医方歌括》及《西溪书屋夜话》、《增订医方歌括》,连同《薛氏湿热论歌括》编成,现有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王遂汉代医生。履贯欠详。尝任齐王侍御医。因体孱弱而自炼...
...阴经末。全书提纲挈领,条理比较清楚。本书于1763年江西黎川陈氏重刊时并为四卷,而别刻喻昌《尚论后篇》四卷,论述温证、伤寒、真中风,小儿诸症以及太阳阳明方、阳明少阳方、三阴及各证方等,与《尚论篇》合为八卷。现存20多种清刻本等。《上医本草》...
...。虚心篇‘其中有信’与‘真’协。”(唐韵四声正二十一震) 右景龙碑本五十字,敦煌本与河、王、范本同,傅奕本五十二字。河上题“易性第八”,王弼题“八章”,范应元题“上善若水章第八”。...
...己见详予注释。卷五-十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证的因证及治疗,并附医案。病机分析以《内经》理论为纲,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在中医门径书中卓有影响。现存三种明刻本,四十余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医宗备要》诊断学著作。三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