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的原有疾病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性疾病等或第2次放射性照射均易促进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甲状腺癌、咽喉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包括频繁的CT检查也可以引起肺损伤,产生放射性肺炎。老人和小孩对放射性治疗的耐受性差。化学疗法所用药物(如...
...最初0.2~2小时内大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停留在呼吸道上段的放射性核素,可随痰咳出。3.泌尿道 经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吸收入血的可溶性放射性核素,主要经肾随尿排出。如34Na、131I、3H等进入体内后第1天尿中排出量占尿总排出量的50%左右,3...
...不管是否存在移转,均属于预后良好的I或II期。多数甲状腺癌在术前经以上检查已诊断,但也有相当部分甲状腺癌在因为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后送病理才发现。如果切除范围不足够,则需要再次手术作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或一侧腺叶分除术。 这就是为甚么不鼓励医生在作...
...(一)治疗 放射治疗后无症状心包积液,定期随访,不需特殊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或为明确诊断进行组织学检查需做心包穿刺术。严重顽固疼痛和威胁生命的心包积液可用激素治疗。反复大量心包积液,严重渗出-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切除术,手术死亡率2...
...,否则在纯化操作中已受潜在性损伤的蛋白质(这时表面上活性可能还是良好的),再经标记反应时所受的损伤,活性就会显着降低,影响以后的放射分析结果。有了好的纯抗原,还要采用适当方法加以标记,尽量获取高比放射性、而又能保持良好的特异免疫化学活性的...
...放射性心包炎常与原有的恶性肿瘤所引起的心包炎相混淆。肿瘤转移或浸润的心包炎常为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心包积液细胞学检查,85%病例能确定原发灶。若霍奇金病临床治愈数年后心包炎、心包积液症状仍存在,则放射损害比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性更大。...
...之间的间隔时间至少要有5~10年;②肿瘤附近有放射线引起的严重变化;③病变肠段曾遭受过大剂量放射线的照射。因此,凡接受过盆腔放疗的病人,在5年之后应定期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密切监视放射性肿瘤的发生。 1.结肠、直肠炎:常出现于照射后6~18个月...
...为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应严格掌握放射总剂量及其单次剂量分配、照射野大小。乳腺癌作放射治疗,最好作切线投射,尽量避免肺部的损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道症状及体温升高。X线检查发现肺炎,应立即停止放射治疗。 (一)治疗 ...
...检查时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药物。口服病人一定要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少服或随便丢弃。病人在检查后,应该多饮开水或口服维素生C,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一些常用检查方法的注意事项:甲状腺吸131碘试验用以诊断甲状腺素功能和疾病。病人...
...(一)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1] 必须同时检查颈部淋巴结,注意区别颈部肿物是否来源于甲状腺。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 该项检查应成为甲状腺的常规诊断手段,放射性核素有:131I和99mTc。根据甲状腺的吸收功能可将结节分为四类: 1.热结节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