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考穴编》欧希范五脏图。 作者:清·严振 版本:清康熙写本 收藏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独语如见鬼状.剧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大承气汤)按循衣摸床.必兼见撮空.及怵惕.肝主筋.肝热甚.故动惕也.脉弦则肝木未败.故生脉涩则金旺.而木欲绝.故死.仲景主下者.因其不大便也.若内无燥屎.而脉重按无力...
...循衣摸床有二因,太阳火劫热伤阴,小便利生不利死,阳明热极热弥深,皆缘三法失成坏,脉实堪下弱难禁,虚实阴阳难辨处,独参六味可回春。【注】循衣摸床,危恶之证也。一因太阳火劫取汗,致阳盛伤阴。阴若末竭,则小便利,多生;阴若已竭,则小便难,多死。...
...尝治循衣摸床者数人,皆用大补气血之剂,唯一人兼 振、脉代,遂于补剂中略加桂二分,亦振止脉和而愈。...
...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狂语如见鬼状,剧者发则不识入,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直视微喘,三一承气汤(十三)。...
...《循经考穴编》传本存真图。 作者:清·严振 版本:清康熙写本 收藏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是经起于头维穴,终于厉兑穴。)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
...证名,亦作捻衣摸床。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见邪盛正虚、持续高热或元气将脱的危重病证。患者两手不自主地抚捻衣被或以手循摸床沿,多与撮空捻线症候并见。是疾病危重的象征。...
...用手指,用眼看 point by hand and look with eyes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国语辞典 不僅用手指,而且也以眼睛注視著。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旦日,卒中...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