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3)_【中医宝典】

...「概述」 拔罐疗法是以竹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部位皮肤郁血现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一种方法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出土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25.html

拔罐须防烫伤_【中医宝典】

...近年来,拔火罐是很多人青睐养生保健方式。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张智龙提醒,在家拔罐须防烫伤,一般10~15分钟即可。 张智龙说,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俗称,对常见感冒、头痛、筋骨疼痛、腰背肌劳损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347.html

遗精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脐中下3寸。 三阴交:见前。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跟腱之间凹陷处。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滑精 (一)症状 无梦而遗,甚则见色流精,滑泄频繁,腰部酸冷,面色苍白,神倦乏力,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79.html

拔罐注意事项_【中医宝典】

...毛发较多部位均不适用。 3、拔罐时要根据所部位面积木小而选择使用大小适宜罐。在操作时在罐内闪火迅速,将罐口扣于皮肤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紧,吸附有力。 4、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勿需处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91.html

拔罐操作步骤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右手)执罐按不同方法扣上。一般有两种排序: (1)密排法:罐罐之间距离不超过1寸。用于身体强壮且有疼痛症状者。有镇静,止痛消炎之功,又称“刺激法”。 (2)疏排法:罐罐之间距离相隔1——2寸。用于身体衰弱、肢体麻木、酸软无力者。又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01.html

拔罐反应处理_【中医宝典】

...1.正常反应: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将罐吸附于施治部位,由于罐内负压作用,局部组织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发胀感,或感到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等,这都是正常现象。起罐后,走罐后,治疗部位出现潮红、或紫红、或紫红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300.html

婴幼儿腹泻_中医疗法中医拔罐_【中医宝典】

...穴位:神阙气海天枢长强操作步骤:取仰卧位,采用闪火法,迅速将火罐在患儿脐上,后可轻微揉动,拉推火罐,约2分钟,接着取上穴位依次进行拔罐。每穴10分钟,长强穴连用4次,每次间隔5-10分钟,每晨拔罐1次,后用手掌按摩。...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572.html

产后缺乳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25-1。 太冲:见前。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太冲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18.html

痛经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间隙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3]。 (3)拔罐方法 太冲穴用梅花针叩刺出血,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62.html

拔罐_【中医宝典】

...中医常用一种治疗疾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 拔罐疗法采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36.html

共找到935,9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