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目前通过接种疫苗,已能有效地阻断。现在听说父婴也能传播,能介绍有关的知识吗? 答:据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临床基地专家组成员、虹桥医院许学强副教授介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当父亲为乙肝“大三阳”时,其...
...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临床意义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乙型肝炎的三阳是指乙肝五项免疫检查中HBsAg(表面抗原)、HBsAg(e抗原)和 抗HBc(核心抗体)均为阳性。表示病人体内乙肝病毒正处于活动和复制期,传染性强。 如果家中有乙肝“三阳”患者,其他成员就存在染上肝炎的危险。但对此也不必...
...5月20日,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第四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期间,默沙东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疫苗及相关生物制品顾问委员会在5月18日一致投票,认为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数据都支持GARDASIL[一种四价人乳头状瘤病毒(...
...核抗原有3个组成部分:组蛋白、DNA、可溶性核抗原,后者因可溶于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中。故名可提取的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从分子水平识别ENA多肽抗体足20世纪80年代抗核抗体研究...
...机体90%以上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入侵,为了防止感染,诱导黏膜表面产生分泌型IgA抗体(sIgA)是非常重要的。sIgA可以阻止微生物在黏膜上皮层驻扎繁殖,禁止它们进入上皮层,而大多数的皮下或肌注给药方式的疫苗通常无法诱导黏膜sIgA...
...乙肝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是病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后,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蛋白质所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性抗体(保护性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在初次感染乙肝后6-23周出现,可持续数年,HBsAb阳性...
...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流行水平、监测传播强度、确定范围、考核治疗效果等)。临床上对多次寒冷发作而未查明病因者,疟原虫抗体的检测将有助于诊断。 阳性:见于各型疟疾。对恶性疟疾患者抗体新途径价为1∶80或更高,可认为是带虫者或近期感染疟疾的标志。...
...在注射乙肝疫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严格按照接种程序进行注射。目前我国接种乙肝疫苗多采用0、1、6月接种方法(即第1次注射后1个月、6个月时再分别注射1次,一共注射3次)。注射第1针后,机体进入感应阶段,疫苗作为小剂量的特异性抗原...
...患者温抗体所针对的血型抗原。 血浆置换疗法适用于严重病例特别是Evans综合征,但效果是暂时的,无根治作用,因为IgG抗体主要在红细胞表面,血浆中很少。 (二)预后 温抗体型AIHA经积极治疗,必要时辅以脾切除,不少患者均能控制溶血。一般病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