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预防先心病积极;防治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黄中毒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同时应不断改进手术,减少手术创伤等引起的房室阻滞。...
...这种心律失常与其他各种房速及窦速的鉴别十分困难。因为存在房室阻滞,未下传的P波可能被QRS波或T波掩盖,颈动脉窦按压或静脉注射腺苷可增加房室阻滞的程度而使P波更好地显现。同样可用食道导联心电图来证实房速伴房室阻滞的存在。 一小部分洋地黄...
...波,只有33%的患者可见P-波,其R-P-间期<70ms。AVRT的P-波几乎100%可见到,R-P-间期1>70ms。 (3)AVNRT时可出现P-波或QRS波漏搏(可出现传导阻滞),而OAVRT房室关系呈1∶1传导,不可能出现P-波或...
...;⑤P-E-P-V1≥30ms;⑥可见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⑦不伴房室传导阻滞。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房室结双径路最为多见。AVRT的频率多在180次/min以上,若≤150次/min时要注意:①房室结双径路存在,AVRT经房室结慢径路...
...炎症:④传导束非特异性纤维变性束支组织硬化性、退行性病变纤维变性。心电图演变可见这些患者大多先有右束支阻滞,然后合并左前分支阻滞,继而再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即完全性双侧束支阻滞)。这种病变发展很慢,常要许多年才能从单一...
...当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出现胸闷、心悸、黑矇、晕厥等,严重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
...(一)发病原因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的病因与右束支阻滞及左束支阻滞的病因相似,为严重的希氏束下束支器质性损害,反映了病变的范围广泛,涉及室间隔和两侧心室肌中的束支传导系统。容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在高度双侧束支主干阻滞时更易发生。 ...
...传导系统仍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窦性激动可直接沿结间束、房室传导束下传至心室,与心房肌无关。 4.弥漫性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 所有心房内的传导束(房间束及结间束)以及心房肌全部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心电图上无窦性P波,也无异位房性节律(...
...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左、右束支同时发生阻滞,则将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这是因为心室起搏点的位置低,其频率较慢,易致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应考虑及早安装人工心脏超搏器。...
...1.不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 虽无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但却有半数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病史。40%的患者可有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史。患者可有胸闷。气促。心跳不齐等症状。 2.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 即心房分离。多见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