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_【中医宝典】

...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原方治病,而且还把其中一些方剂制成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7.html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_【三字经】

...我国汉代大思想家司迁所写,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共几千年的历史。汉书东汉时期思想家班固所著,它记载的只是西汉这一时代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 后汉书讲述东汉时期的历史;三国志写的是东汉灭亡后,魏、蜀、吴三国...

http://wenxue360.com/sanzijing/81.html

黄帝内经身体观范式(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定义。在整个世界文化中,有各种各样对身体的定义。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其身体观的根本特征是身心一体化。 身体是一个人存在的标志。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经济、民族、思想、意识、精神、地位等,但这些都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81.html

五脏固 血脉和乃得长寿 内经长寿三要素的启示(上)_【中医宝典】

...□ 郭岚 汤琪 王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巨著,更是一部指导我们如何防病、益寿的养生典籍。内经中的长寿之道内容丰富,包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诸多方面,历时两千多年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895.html

黄帝内经11方释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帝内经中称方剂为汤液,言有十三方,似已成定论。近代医家张骥撰内经方集释认为,除醪醴、豕膏为单味药物外,加上素问·刺法论遗篇中“小金丹”,实际只有11方,其中素问7方,灵枢4方。现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160.html

黄帝明堂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文献中保存下来的明堂经内容,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研究员通过细致考证、校勘研究,并结合王雪苔提供的多年积累的宝贵资料,于一九八八年将明堂经一书辑复,书名为黄帝明堂经辑校 【学术成就】 黄帝明堂经约成书于西汉末东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2.html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湖北中医学院 ●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以保证形体、体格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包括避虚邪毒气、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等,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 ●形神共养是指思想安闲清静,心无杂念,可保正气调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秦汉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现名)治百病方(现名)上下经扁鹊内经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全面阐术了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法、治疗、摄身及...

http://qihuangzhishu.com/76/5.htm

黄帝内经的主要贡献_【黄帝内经】

...,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 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2.html

关于李经纬内经全释_【中医宝典】

...。内经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内经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82.html

共找到890,8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