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养生活动起源很早,但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则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还仍然广泛地借鉴和发扬着其中的许多精华。 笔者就《内经》中养生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浅谈一些...
...《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 《内经》将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使之成为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和重要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是用来说明事物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内经》将其推而广之,将男女...
...尽量吐故纳新,做好深呼吸。 帛画《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经复原后,此图长约100厘米,高约50厘米。在这幅色彩绚丽的导引图上,描绘了44个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在做各种导引动作。他们分别列成四排,每排11人,人象高9~12厘米。...
...解剖而视之”的记载。而且,我国史籍中最早对人体病理解剖的实际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 我国正史典籍《南史》第35卷《顾觊之传》,记录了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顾觊之任吏部尚书时,沛郡相县有一个叫唐赐的人,平时嗜酒,一天他到邻村彭家喝酒...
...气功与中医有的关系 气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气功锻炼的方法、理论和治疗效果等内容,都有记载。在《素问》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几篇直接或间接地谈到有关气功方面的...
...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是《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即战国初期),它原刻在一个12面体角柱形玉佩上。原拓片可见《三代吉金文存》卷20。原为篆书,共45字,经郭沫若同志译为今天通用的文字,即:“行气,深...
...没有《内经》一样,倘若离开五行说,也没有《内经》的医学理论。 五行说的提出,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篇。它说:“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 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
...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
...素问》和《灵枢》两部书是战国秦汉时代我国医学之集大成者,是历代医学成就的全面总结。 它俩的源头包括了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七家医经在内,两千年来中国医学就是沿着《素问》和《灵枢》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素问》和《灵枢》是我国最早的两部传世医学...
...世界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看过《三国演义》小说的人也许还记得,蜀国大将关羽和魏国曹仁军队战斗的时候,右臂中了有毒的流箭,满臂红肿非常危险。蜀军请当代名医华佗去襄阳为关羽治疗,华佗看了伤口后,决定施以手术,并建议服“麻沸散”麻醉。关羽不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