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中性粒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常缺如或降低。这点有助于与类白血病反应相区别。CLL血白细胞总数多在3万~10万/μ1之间。血像单一,绝大多数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只有少数幼淋巴细胞。慢性白血病早期贫血较轻,血小板无明显减少。CML时血小板常增多。...
...1845年以脾大、贫血和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CML被临床医师所认识。CML占所有白血病的15%~20%。在儿童CML可以表现为两种类型:成人型CML(ACML)和JMML,JMML只限于儿童,有独特的临床、实验室和细胞遗传学特征。...
...1.治疗原则:对于慢粒的治疗不必操之过急,白细胞计数在100×109/L以下的患者不需立刻治疗、因为循环中主要是成熟的粒细胞,其体积较原始细胞小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白细胞计数在200×109/L以上者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当前以采用细胞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出血史,通常不伴发热,贫血程度与出血成正比。周围血中无“幼稚型”白细胞,骨髓象检查可明确诊断。 6.急性颗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在药物和某些感染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骨髓中原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加。但...
...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可建立诊断。肺部X线改变要与肺炎、肺结核等肺部感染鉴别。 鉴别 应进行细致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特别是对皮肤、肝、脾、淋巴结及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以除外皮肤病变、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嗜酸性肉芽肿、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细胞性白血病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eosinophilic leukemia,EL)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以外周血及骨髓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常累及心脏、肺及神经系统,并呈进行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③以中性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各种急性感染(细菌、螺旋体、原虫)、代谢障碍(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痛风)、某些药物和毒素的影响(汞、注射异种蛋白)严重烧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④嗜...
...急性白血病缓解后必须维持治疗3以上。近年来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使部分患者有了治愈的希望。慢性白血病也主要依靠化疗。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不当可出现急变。慢性白血病的急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急劳”、...
...需行免疫表型检测鉴别,仅极少数病例还需进一步经细胞遗传学(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2.类白血病反应 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表现为血白细胞升高,伴少数中、晚幼粒细胞,骨髓显示粒系左移,因此类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少数类白血病反应,血液学特点为全...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约20%的CLL患者可合并Coombs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其中一半患者有明显临床表现。2%CLL患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CLL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与是否合并免疫性贫血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