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年龄高峰为50~69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69岁达高峰;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发病年龄在10岁之前,之后逐步降低,进入老年期又略为升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50~59岁达高峰;慢性...
...少见。 2.继发肿瘤 9%~20%的CLL患者可继发第2肿瘤,最常见的继发肿瘤为软组织肉瘤、肺癌等。CLL患者发生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比常人增加10倍,但二者并非起源于同一恶性B细胞克隆。CLL继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危险并不增加。...
...骨髓淋巴细胞系统是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一个类型,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有价值,同时对诊断其他非造血系统疾病,对不明原因发热、恶病质、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有鉴别诊断意义。 增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像、骨髓像以及治疗原则都不相同。急性白血病经过治疗后可进入缓解期,一般不转变为慢性。慢性白血病后期常有急性变,临床表现很象急性白血病。3.根据周围血内...
...2个月内死亡;B.慢粒急变,指CML经数周至数月的转变过程,出现急性白血病的所有征象。骨髓中原始+早幼粒>20%。对治疗耐药,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 ②约30%为急淋变:包括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非T非B淋巴细胞白血病、前B...
...1.完全缓解: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40%),骨髓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30%)。临床症状消失,受累淋巴结和肝脾回缩至正常。 2.部分缓解: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数和骨髓中淋巴细胞比例降至治疗前50%以下...
...人工流产容易引发感染和出血。妊娠中、晚期患白血病的孕妇,即使应用抗癌药物,一般不会引起畸形。终止妊娠会使孕妇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低落,以至白血病恶化,甚至死亡。多数学者认为妊娠中、晚期的白血病孕妇,应联合化疗并加强支持治疗治疗使病情缓解,使产妇出血...
...骨髓受到照射,可导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重组。放射线能导致双股DNA可逆性断裂,从而使细胞内致瘤病毒复制和排出。放射可诱发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未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发病前常有...
...减少。5%~10%发生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显著肿大发生脾亢可加重血小板减少。 1975年Rai提出了CLL分期法, 有提示预后和指导实践的意义,病程中临床分期可逐步演变。现将分期标准列表如下: 慢性淋巴细胞分期法(...
...慢性白血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较成熟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或类似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治疗后,虽带病生存了数月或数年,本质上仍为急性白血病而非慢性白血病。但是,部分慢性白血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在病理的某一阶段中,血象及骨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