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怨恨結於心中。 墨子.親士:「怨結於民心,諂諛在側,善議障塞,則國危矣。」 後漢書.卷四十九.王符傳:「正士懷怨結而不解,猾吏崇姦軌而不被坐。」...
...国语辞典 埋怨、抱怨。 水滸傳.第十六回:「那十一個廂禁軍,口裡喃喃訥訥地怨暢,兩個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 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我心裡也道罷了,只愁大哥與老官人回來怨暢,怎的了?」...
...赵使机郝之秦,请相魏冉。宋突谓机郝曰:“秦不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阴辞楼子曰:‘请无急秦王。’秦王见赵之相魏冉之不急也,且不听公言也,是事而不成,魏冉固德公矣。...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这两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二载(743年)。当时李白四十三岁,在长安待诏翰林。 李白的这两首诗是借“长门怨”这一乐府旧题来泛写宫人愁怨的。两首诗表达的是同一主题,分别来看,落想布局,各不相同,合起来看,又有...
...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望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天下莫不闻,君微出明怨以弃...
...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
...在现实生活中,有恩于人结果反目成仇的事屡见不鲜。原因何在?本篇之主旨便是要穷究人性的弱点,从而使你摆脱困惑,融洽人际关系,创这一个愉快的生活氛围。 【经文】 《传》称谚曰:“非所怨,勿怨。寡人怨矣。”是知凡怨者,不怨于所疏,必怨于亲密。...
...〔古文〕𧭫《唐韻》章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倫切,𠀤音肫。《說文》告曉之熟也。《正韻》誨言重複也。《詩·大雅》誨爾諄諄。《朱傳》詳熟也。《釋文》諄,又作訰。 又《廣韻》至也。誠懇貌。《集韻》通作訰、肫。或作忳、純。𠀤詳前訰字註...
...告曉之孰也。从言𦎫聲。讀若庉。章倫切 告曉之孰也。大雅。誨爾諄諄。左傳年未盈五十。而諄諄如八九十者。孟子。諄諄然命之乎。大雅諄諄、鄭注中庸引作忳忳。云忳忳、𢡆誠皃也。按其中𢡆誠。其外乃告曉之孰。義相足也。方言曰。諄、辠也。又曰。宋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