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有“舌乃心之苗、胃之镜、脾之外候”的说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这些相应部位的细微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关脏腑的内在...
...病名。系指舌麻木而又活动不灵的病证。《赤水玄珠》卷三:“舌痹或麻,此因痰气滞于心包络。舌无故自痹者,不可作风热治,由心血不足,用理中汤合四物汤治之。”舌乃心之苗,血瘀亦可致舌失养而痹,中风亦可致舌痹。《疡医大全》卷十五:“舌痹者,强而麻也...
...清臣曰:舌乃心苗,诸病初起先形于舌。黄胎多属实热,白胎多属虚寒,至胎变黑色,无津液者为阳证,有津液者为阴证。能辨舌之阴阳,较诊脉尤捷。舌黄或黑而燥,宜清凉,芩连白虎汤;宜攻下,大小承气汤。舌黄或黑而润,属阳虚,附子理中汤;属阴虚,附子理阴...
...不伤于心君。素书云∶足寒伤心是也。澄其心则神自清,养其心则火下降,故心火降,则心无不正,心通舌,为舌之官,舌乃心之苗,为神之舍,又为血之海,故血少则心神恍惚,梦寐不宁也。冬面红受克,故盐多伤心血,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其心气也。...
...心居胸中,心包络护卫于外,为心主之宫城。手少阴心经循臂内侧后缘,下络小肠,与小肠互为表里。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的作用;另则是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 ...
...神明是指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机能活动。心的病变,主要反映这两方面的异常变化。此外,心主汗,汗为心液,有些自汗、盗汗病症须从补心治疗,显示植物神经系统某些功能紊乱和心有关。心在窍为舌,舌为心之苗,心的病变可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如口舌糜烂、舌体...
...蓖麻油蘸纸捻烟.熏之而愈.一人伤寒.舌出寸余.连日不收.用梅花片脑糁舌上.应手而收.重者用五钱.方愈.一妇人产子.舌出不能收.医有周姓者.令以朱砂末敷其舌.仍令作产子状.以二女掖之.乃于壁外潜累盆盎置危处.堕地作声.声闻而舌收矣.江曰.舌乃心...
...病证名。舌体出血之证。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又称舌上出血。舌乃心苗,舌本又为肝脉所络。故舌衄多因心肝火盛,热邪迫血外出。《景岳全书·杂证谟》:“舌上无故出血如缕者,以心、脾、肾之脉皆及于舌,若此诸经有火,则皆能令舌出血。”因心火上炎者,...
...卵缩。○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此厥逆走上,脉气使然也。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灵枢》)哲言舌为肉之聚者,何也?舌虽名为心苗,实与脾、胃相维系者也。脾、胃和则知五味,人以手按舌根则脾动胃翻而呕吐作,非枢纽何以相感?...
...生理学名词。指心与舌有密切关系。舌功能的正常有赖于心机能的正常;反之,舌象的变化也可反映某些心的功能状况。《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五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