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自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建安七年,权表治为(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
...陈寿(公元233年~297年),字承祚,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北)人,西晋著名史学家。他曾做过蜀汉的观阁令史,在晋朝先后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晋灭吴后,他收集整理有关史籍,著《三国志》一书。《三国志》包括《魏书》、《蜀书》和《吴书》三...
...出。后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从讨刘勋于寻阳,进攻黄祖于沙羡,还镇石城。 策薨,与张昭等共辅孙权,遂周旋三郡,平讨不服。又从征江夏,还过豫章,别讨乐安。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昬,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裨将军,...
...功名即可建立,而卑贱就会远弃。”孙和被废黜后,韦曜任黄门侍郎。 孙亮即位,诸葛恪辅佐朝政,上表奏任韦曜为太史令,撰著《吴书》,华核、薛莹等都参与此项工作。孙休登基后,韦曜被任命为中书郎、博士祭酒。孙休命令韦曜依照刘向所创体例,校核审定各类...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到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历史。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
...猗顿之富也;用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 和废后,为黄门侍郎。孙亮即位,诸葛恪辅政,表曜为太史令,撰《吴书》,华核、薛莹等皆与参同,孙休践阼,为中书郎、博士祭酒。命曜依刘向故事,校定众书。又欲延曜侍讲,而左将军张布近习...
...华核并述《吴书》,后为中书郎,坐事下狱,核表救之,孙休不听,遂伏法云。 评曰: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顾雍依杖素业,而将之智局,故能究极...
...搜:寻求;摘:选取。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举明经,其友易之,秀实曰:“~,不足以立功。”乃弃去。 ◎《新唐书...
...1、《审时》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2、《辩土》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3、《任地》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4、《上农》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5、《务大》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6、《士容》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7、《慎小》原文-出自...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