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学派”,在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发展历史上,有相当影响。其对医药学之成就和贡献,已有详细评述,被誉为“养阴派”的代表,“金元四大家”之一。...
...清代藏医学家。原籍为西康察绒地方,在西藏拉萨甘丹寺习医,医术甚高,且着有《医学史正道》等传世。后人尊他为“察绒巴·才旺仁增”,意为察绒巴人的代表。...
...东汉时医官名。方太医令之下属官职。方丞一般设一人,其职责是掌管药方及医疗。另有药丞,负责管理药品。东汉时设置药丞、方丞,这是我国医学史上医、药分工管理的开端。...
...1.1 对象1994—02~12有纳差、上腹痛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并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接受纤维胃镜检查者共712例。其中男452例,女277例。男女之比为1.57:1。年龄14岁~88岁。汉族638例,少数民族74例。两者之比8.62:1。60岁...
...1.1 对象1994—02~12有纳差、上腹痛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并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接受纤维胃镜检查者共712例。其中男452例,女277例。男女之比为1.57:1。年龄14岁~88岁。汉族638例,少数民族74例。两者之比8.62:1。60岁...
...所谓中医预防学,即是指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法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传变或复发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医家把预防疾病称做“治未病”。《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是谓此...
...本周专栏暂且「离题」,与读者分享一些中医学史的逸事── 国父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破除封建、推行文明科学的能手,再加上孙先生在香港大学接受西方医学教育,在辛亥革命后,务求在中国实行现代化的西方医学体系,正准备铲除中医中药之际,刚巧国家的教育部长...
...蒙医放血刀是蒙医放血疗法所用的刀具。 蒙医放血刀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清代。197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采集,铜质,长8.3cm,是蒙医放血疗法所用的刀具。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放血刀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内蒙古...
...,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的史事。 此外,《汉书》记载大量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
...辞典类著作,而且各种书目在此对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现代医学辞典类著作和各种工具书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60年)所载,这一时期的医学丛书约有135部,辞典类著作约14部,书目类著作约34部。三、医学史研究陈邦贤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