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越婢加术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白术):用于肾炎实证者。证见全身肿、下肢尤甚,脉沉,小便少,自汗出,口渴,或有气息喘粗者。对兼有发热而脉不沉者也适用。本方为急性肾炎所常用。方中麻黄、生姜发表利水,使水从汗泄,乃因势利导,...
...临床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显著。 小儿感冒,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都可引起发热。治疗大多以内服给药为途径,但常因中药煎剂的浓烈味道或苦涩而不易被小儿接受。临床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显著。...
...补肾健脾为法,前医即如此治疗,屡用而效不显。冯世纶从六经辨证,问及“有汗出”(其实汗出并不多,很多医生极易忽略这一症状),首先想到太阳病桂枝汤证,见患者忧心忡忡,结合早泄、尿频,断为桂枝龙骨牡蛎汤证。上有口干,下有膝软、性欲减退,故考虑到二加龙...
...,菊花9g,杏仁6g,白前9g,枇杷叶9g,桔梗6g,黄芩6g。以上两型可随证选加其他药1~2味: ①发热重时加青黛3g,生石膏15g。 ②咳嗽重时加百部9g。 ③痰多时加苏子6g,莱菔子9g。 (3)实热喘: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
...山栀外敷剂 药物:生山栀9克。 用法:上药研碎,浸入少量70%酒精(食用)或白酒中30-60分钟,取其泡液与适量面粉和匀,作成4个五分硬币大小的饼,临睡前帖于患儿的《源》泉穴(双),内关穴,外包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以患儿皮肤呈...
...草菅人命。你要牢牢谨记!我的一生就是在读书与实践中度过的”。的确,读书与实践(临证),二者不可偏废,是学习中医必须终生坚守的原则。 学医之初,通常是先读书、背书,打下基础,然后临证,这是大多数医家走过的共同道路。张珍玉先生说:“背诵原著,学习...
...10g 附子6g 肉桂6g 二剂四诊:发热尽退,肢温神沛,咳喘亦轻,嘱服金匮肾气丸以善后。按:身热于午后至子夜,热时足c冷至膝,不烙不蒸,故非热深厥深之阳明热也。虽口干舌燥,思饮思冷。然非大渴引饮,且多食水果,痰即增多,由是观之,证非实热。...
...所谓在表之邪随汗出而外解。临床实践中证明,这是治疗表证发热屡试不爽的有效治法。里证发热主要用清法,一部分病例须用下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治热以寒。”里热发热多有汗出,所以再用解表发汗剂不能使热退,须用清法。根据不同病变的脏腑部位,...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夏枯草清泻肝火,《本草求真》言:“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黄芩清热泻火,《珍珠囊》云:“除阳有余,凉心去热。”二药合用,清肝热,泻肝火,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肝火旺...
...,生地黄20克,生黄芪30克,炙紫菀15克,炙百部15克。水煎服,日1剂。口含六神丸、梅花点舌丹。经3年口服中药治疗,CT检查肺门致密阴影明显缩小。每剂中药改为服2日。患者已存活4年,仍口服中药,1剂改服3日。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