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疮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曰目内生疮者,以脾脏毒热,熏蒸于上,郁而不散,遂令睑内疮生,其初患时,或痒或痛,发歇无常,或多眵泪。 间如丹砂色,于是渐有翳膜,龙木论谓不宜点药针灸,惟宜服泻脾清膈之剂,盖荡涤本源,当如是也。治眼内生疮,烂赤痒畏风,决明散方石决明(刮...

http://qihuangzhishu.com/122/926.htm

幼官·管子

...右中方本 若因处虚守静,人物则皇。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用五数,饮于黄后之井,以倮兽之火爨。藏漫濡,行驱养,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 常至命,尊贤授德则帝;身仁行义,服忠用信则王;审谋章礼,选士利械则霸;定生...

http://wenxue360.com/guji/3586.html

司空诗论成就

...诗论主张 司空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淡泊。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在文学史上,他主要以诗论著称。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05.html

淫邪因素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功能失常所致。1.寒寒为阴邪,收引凝涩,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寒邪就部位而言有外寒、内寒之分,就性质而论有实寒、虚寒之别,这四者常是交互存在的,但应以虚、实为纲。寒邪伤人的具体病因归纳如下:若感受寒邪,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则血为寒凝...

http://qihuangzhishu.com/81/21.htm

麻黄_《滇南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麻黄(),味苦、辛,性温。入肺经。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寒邪入于太阴肺经,肺寒咳嗽。药苗,散寒邪而发表汗。根节止汗,实表气,固虚,清肺气,消咽噎,噎即喉中梅核之气,咽不下,吐不出是也。麻黄,气虚弱者禁用,恐汗多亡阳。(附方) 治伤风...

http://qihuangzhishu.com/939/339.htm

麻黄_《滇南本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麻黄(),味苦、辛,性温。入肺经。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寒邪入于太阴肺经,肺寒咳嗽。药苗,散寒邪而发表汗。根节止汗,实表气,固虚,清肺气,消咽噎,噎即喉中梅核之气,咽不下,吐不出是也。麻黄,气虚弱者禁用,恐汗多亡阳。(附方) 治伤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nanbencao/939-11-20.html

题《墨葡萄》 / 题葡萄写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拟名,劳累一天,为鸣阳三亭题写了“滴翠亭”、“怡心亭”、“观潮亭”三块匾额,见晚霞吐彩,日色已晚,就借宿在净众寺中。闲来无事, 徐渭想与方丈对奕一局。刚踏进方丈室,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墨葡萄》吸引他。 他仔细观赏,精心揣摸,觉得此神形皆...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571.html

邪从正来 攻为复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产生的。《论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席不正不食”;《左传·隐公十一年》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中医说邪气是致病的因素,主要有外来的邪气和内生的邪气。而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而来。比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21.html

六淫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只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病。就这一意义来说,六淫是一类因六气变化破坏了人体相对动态平衡,能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六淫”又称“六邪”。2.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外感六淫属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称之为外邪,...

http://qihuangzhishu.com/44/98.htm

寒凝血瘀易致血栓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医林改错》也认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形象地说明寒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 寒凝血瘀在血栓病中的作用 其一,寒性凝滞、收引。这是中医对寒邪(包括外感寒邪内生寒邪)的两个主要致病特点的高度概况。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具有流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504.html

共找到53,4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