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疟节度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自篇首至“过之则失时”,见素问卷十三十六刺疟,自“疟不渴”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见素问·刺疟,惟文义略有不同,又见本书二十五卷十二疟。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五。疟病脉满大急,...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1-45.html

黄帝内经的丛书分类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共162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1.html

输刺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输刺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 【输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灵枢)。十二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气盛而有热的病症。其方法是将直入直出地进行深刺,取穴宜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52.html

刺疟节度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自篇首至“过之则失时”,见素问卷十三十六刺疟,自“疟不渴”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见素问·刺疟,惟文义略有不同,又见本书二十五卷十二疟。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五。疟病脉满大急,...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02.htm

中医词典拼音Z:十七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尝着有履霜集三卷,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行于世。赞刺刺法名。十二刺之一。是连续分散浅刺出血的刺法。用以治疗痛肿。灵枢·:“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痛肿也。”目前临床上多用三棱散刺出血。攒竹经穴名。出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1-17.html

十二刺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编者按:此萧本未收,今依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补入。此见于灵枢·,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二。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节,约也。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脊,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之也。病心痹者,心背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3-10.html

中医词典拼音C:_中医词典c~d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肋间神经分支,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纳呆,吞酸,肠鸣,泄泻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1/167-1-5.html

热病灵枢第二十三_【黄帝内经】

...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 热病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改,后看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一针,...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04.html

九针论灵枢七十八_【黄帝内经】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应九之数...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59.html

中医词典拼音F:_中医词典e~f~g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0分钟。浮痹病证名。指风寒湿邪侵害肌肤浅表部位的痹证。灵枢·:“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浮沉①相气十法之一。指诊察病人面色的浮露与隐沉,以了解疾病的表里浅深。灵枢·五色:“察其浮沉,以知浅深。”望诊遵经:“浮者病在表,沉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2/168-2-7.html

共找到528,1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