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浅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0.htm

伤寒论湿篇跋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别论。夫曰“应别”,则伤寒论之专为寒,因可知已。向尝谓仲景为寒因尽其变者以此。...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6.htm

伤寒论_【中医宝典】

...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 张仲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原则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急性热病与有关病证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1.html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从“欲解时”谈“六病”本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也都义理相同地存在着,只是文字上稍有出入,如上条在其他传本中作“太阳病欲解时,从巳尽未”。看来“欲解时”的问题在伤寒论研究中是无法回避的。笔者通过质疑目前对“欲解时”研究的共识,试探这6条“欲解时”条文与“六病”本质的关系,希望与大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340.html

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60.htm

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92.htm

古今医统脉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简称医统。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60.htm

古今医统脉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简称医统。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42.htm

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袁序 陆序 陆序 自序 卷一 原因 原贼邪 原风湿 原荣卫 原易 伤寒温热延医论 论河间说伤寒之误 原瘴 原痧 原胎 成注伤寒论论 五志论 阴阳交并论 虫论 温疫总论 疟论 尸疰疳蒸四大症论 虚劳论 传尸...

http://qihuangzhishu.com/769/index.htm

文字的规范与中医药传承_【中医宝典】

...是在开封创立的。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中原人 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字的确立、规范和普及,再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中医古籍文献,中医药也因此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时许慎所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34.html

共找到485,6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