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公元220-公元6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的发展。晋,王叔和著成的《脉经》使诊脉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了,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

http://qihuangzhishu.com/81/3.htm

中医内科发展简史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经分证概括、认识外感热病;书中杂病部分(后人将其整理成《金匮要略》)按脏腑经络体系概括、认识内伤杂病。《伤寒杂病沦》创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中医内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2.html

绪言_《临床基础检验》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研究室兼做一些简单的化验,例如尿蛋白检验、尿糖、血糖测定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医学检验的内容逐渐拓宽和深化。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的飞速发展,使医学检验的面貌日新月异,已从化学定性的得选试验...

http://qihuangzhishu.com/1003/1.htm

染的解释_染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mordant dyeing 使某物(如织物)置诸媒染剂或类似化学品的作用下或以媒染剂或类似化学品处理某物 以化学品处理某物(一种乳剂或其他照相材料),从而给予后者以与染料结合的能力...

http://hanwen360.com/c/359230.html

脉诊认识_【中医宝典】

...脉在史上已有明文记载。而我国脉流传到了张仲景,那已经更进一步。仲景的伤寒金匮,凡是论病,几乎要先讲脉。而干姜附子治疗一例流感高热,那人口干、舌苔干黄而厚服了一包,第二天身热除尽,舌苔退了,口也润了这不是根据脉诊用药而取效的最显著的例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43.html

免疫治疗_《医学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至少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近十多年来,由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治疗和重组细胞因子疗法的兴起,免疫治疗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免疫调节,即用物理、化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mianyixue/968-26-0.html

_【中医宝典】

...代谢而排出体外,使毒副作用大大降低,治疗指数升高。如制药时将具抗真菌作用的硬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制成软使用等。软本身是药物,使用后转化为无活性的物质。 前必须在体内转化成有活性的化合物才算真正的药物。 软是代谢失活过程,前是代谢活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246.html

篇·颜氏家训

...谓之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谷,使云我...

http://wenxue360.com/guji/4161.html

连续恒速给_《药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t1/2时,即每隔一个t1/2给一次时采用首剂加倍剂量的D1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理想的给方案应该是使CSS- max略小于最小中毒血浆浓度(MTC)而CSS-min略大于最小有效血浆浓度(MEC),即血药浓度波动于MTC与...

http://qihuangzhishu.com/951/28.htm

现代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取代中医切脉,但中医脉诊作为最重要的诊断手段也必须向定性定量化发展,向数学化过度,只有具备确切的客观化标准才能使中医脉诊的发展得到飞跃。展望中医脉的发展前景还须做大量研究工作,其中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脉诊在中医现代化中的位置 在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共找到250,0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