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逸珍有感_【中医宝典】

...关键词:医史逸珍 单健民 书评 医史逸珍,单健民等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32开本,约12万字。 单健民先生,父伯图,皆江苏名医。受其父熏陶,先生自幼酷爱医学,勤于书卷。在临证之余,喜经典医籍,兼及经史子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3.html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_中医儿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各有贡献。刘完素主张用辛凉苦寒,泻热养阴治疗小儿热病主张从正治热性病善用攻下。李呆重视凋理脾胃。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用养阴见长。元代曾世荣编着活幼口议活幼心书。曾氏详论初生诸疾,是中医新生儿较早的集中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1-1.html

中医内科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张氏医通杂病源流犀烛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诸疾医宗金鉴,杂病心法临证指南医案等,这些著作作为中医内科已初具规模,它们在体例上将疾病分门别类,在内容上多数含有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药和医案等。明清时期,杂...

http://qihuangzhishu.com/76/7.htm

耽嗜医经五十年--名医饱学杂谈_【中医宝典】

...一面埋头读书,一面吃早餐,精神专注,朱步先慨叹不已。 江天叙——日记“看书格”:清代江阴名医江天叙(1654-1724年),以风痨臌膈四大症治著称,读书立有“看书格”。他规定自己每日看素问5页,诸大家医论10页,夜看医案数则,必明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6.html

轻轻松松经络——图解经络康寿圣典_【中医宝典】

...一位同行送给我一本明杉著的图解经络康寿圣典的新书,很受启发,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中医经络学入门的科普书。 通过图解经络康寿圣典一书的介绍,使我们知道经络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通道,健康贵在经络通畅;书中介绍的传统针灸针的换代产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203.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效也。近而愈明者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

http://hanwen360.com/x/5B66.html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的抄本_丹医秘授古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研究院1962年5月11日]分经候脉(周潜川大夫报告)一、分经候脉之由来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专著。在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htm

读书笔记——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五)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做笔记既是读书方法,也是读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古人讲“不动笔墨不看书”,养成良好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积累学术资料。前人读书,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43.html

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证明,故始终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论争的结果,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较科学的诠释。这一时期的脉研究仍以祖述内经难经脉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脉原理,结合后世名家有价值的论述和研究者个人读书临证心得体会如以阐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针灸临床处方精义_【中医宝典】

...内容是依照现代医学的病名,在每一病种下,辨证罗列针灸处方,但仅摘抄古医籍文献资料而作编排,陈陈相因,缺乏新意。 一般来讲,作为针灸医生,最关心的是如何选择有效穴,即如何处方,以及选穴后选择何种刺。笔者阅读了最近出版的针灸临床处方精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25.html

共找到613,6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