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形与神俱”,实乃养生之最高境界。 运动是养形的根本措施,所谓:“养生莫善于习动。”其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早为古人所阐明,如朱丹溪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也恒于动。”人体缺乏运动,其害非浅,《吕氏春秋》认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
...□ 邓书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尹新中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会发作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
...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而拜者、舞者、飞者、走者,躯壳未尝不存也”(《医贯·内经十二官论》)。此主张养生及治病,均以保养真火为要。张景岳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景岳全书·传忠录》)的论点,指出:“欲知所以生死者,须察乎阳...
...小寒节气已数九寒天,人们大补特补无可非议,但进补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说明饮食对人体的作用。元代《饮食...
...植物繁盛,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说:“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心主神志,心主神明,故称心藏神。 ...
...太平山铭 嵬峨太平,峻逾华霍。秀岭樊缊,奇峰挺崿。上千翠霞,下笼丹壑。有士冥游,默往奇托。肃形枯林,映心幽漠。亦既觏止,焕焉融滞。悬栋翠微,飞宇云际。重峦蹇产,回溪萦带。被以青松,洒以素濑。流风伫芳,翔云停蔼。 漏刻铭 二仪贞运,圣鉴通玄...
...铭(并叙) 吴复古子野,吾不知其何人也。徒见其出入人间,若有求者,而不见其所求。不喜不忧,不刚不柔,不惰不修,吾不知其何人也。昔司马相如有言:“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意其鄙之。乃取屈原《远游》作《大人赋》,其言宏妙,不遣而放。今...
...后世所普遍遵循。 孙思邈则以吸取各家之说为特点,在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就有精神调摄、饮食调养、导引按摩、服食补益等各种养生的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如“古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所谓...
...就是孙思邈对于良医的要求。其实,何止于医者,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讲,恐怕要做一个有气度、有担当的人,也不悖此道吧!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
...养生学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皆有。既见于医家,亦见于文、史、哲诸学者中,学派诸多,异彩纷呈。 精神养生 《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首次提出精神保养可以防病,并依据四时之气的特点来调养精神。精神养生派认为,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