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二章:四不的领导学_道家_【文学360】

...天下莫能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讲到这里,全篇还是一句老话——“曲则全”。 刚才是分开作解说,现在老子:因为人能够真做到无争才行。要怎样才能做到无争呢?好处都属于别人的。例如佛家所说,就要菩萨发心,慈悲爱人,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1.html

老子第九章: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_道家_【文学360】

...”式的老子格言。 首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5.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解读

...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9.html

老子第十九章:唯大英雄能本色_道家_【文学360】

...几乎都是盗跖。 老子提出了上述的道理后,接着:“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文”,代表思想、理论。,为什么要抛弃圣智、仁义、巧利这三项东西呢?这个哲学道理发挥起来太多太多,一言难尽,因此暂不讲它,只要把握住这个观念就行了。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6.html

老子第十五章:濯足浊流人自清_道家_【文学360】

...最后又再三推敲,自己又怀疑起来。因此,我们最好还是读老子的原文,从原文中去找答案,去发现老子自己的注解。 前文提到“浑兮其著浊”,用来说明修道之士的“微妙玄通”,接着几句形容词,都是这个“通”字的解说。也就是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没有障碍。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8.html

老子第九章:中外历史上的悲剧_道家_【文学360】

...亲身经历兴衰成败的哲学观点,却是“樽酒何人细论”的感慨,除非老子细斟浅酌,对饮一杯,或许可以粲然一笑。 元·刘从益题闲闲公梦归诗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 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 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 梦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6.html

老子第三章:贤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_道家_【文学360】

...之辈,而后引为同类,谬为荐扬,久而相习成风,率皆顽钝无耻,而士气因以扫地矣。 所以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夫为王臣,而至以匪躬自励,事一人,而必以夙夜自警,是岂徒晓事而不办事者所得哉。 要之,事不外乎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8.html

老子第十章:魂魄精神一担装_道家_【文学36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的版本,一般习惯,都沿用王弼注的编排,九九八十一章,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9.html

老子第二十五章:好不容易自然_道家_【文学360】

...不能颟顸笼统,值得仔细研究、体会。 长期以来,有不少佛家的著作,批评道家是“自然外道”。因为他们看到老子讲“道法自然”,便自然而然地将二者联想在一起。其实,印度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佛教对立的几十种哲学思想,尤其当时同释迦牟尼佛影响一样大的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9.html

老子第十六章:芸芸众生的命根_道家_【文学360】

...济而终。我们若读懂了,就体会到古人所说“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两句诗的意味了。 我经常对同学们,有二样东西必需要学——佛学易经。但这两门学问,穷一辈子之力,并不易学通,也不需学通。不学通,永远追求不到,似通非通的那个...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1.html

共找到897,0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