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破伤风:正确处理伤口是关键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病人急匆匆跑到医院说:“医生,我受伤了,快给我打支预防的针。”其实这是人们防病观念中的一个误区。其实预防破伤风不仅限于打针,处理伤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芽孢厌氧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中,可随粪便排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33.html

新生儿破伤风预防_新生儿破伤风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新生儿破伤风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一旦感染,治疗比较困难,但新生儿破伤风完全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新生儿对破伤风杆菌普遍易感,所以应: 1.新法接生 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应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或用2%碘酒涂剪刀待干后断脐,线绳也...

http://jb39.com/jibing-yufang/QiFeng261857.htm

破伤风的表现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杆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发病?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使新生儿患病。其一,皮肤上必须有伤口,细菌才能从破口处进入人体。其二,因为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故需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生长、释放毒素而引起新生儿发病。 新生儿破伤风有何表现? ...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82.html

儿童慎打“破伤风”抗毒素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因此外伤发生率相当高,为了预防的发生,就诊时家长常要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即tat。 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tat虽然有预防破伤风发生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5.html

破伤风_《仁术便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水煎服。夺命丹治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急,神效。天麻 白芷 川乌(去皮。各二钱半) 草乌 雄黄(各一钱)上为细末,糊为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温酒送下。芎黄汤川芎(一两) 黄芩(六钱) 甘草(二钱)每服五七钱,水煎服。大芎黄汤下药川芎(半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shubianlan/671-9-22.html

大豆浸酒五(手足不遂)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大豆浸酒大豆浸酒五(手足不遂) 【来源】《普济方》 【配方】黑豆一升。 【制法】拣紧小者净淘,用五升,同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常令热,约至减半,即去豆取。一方面用炒豆。 大豆浸酒五(手足不遂) 【用法】每服空心及临卧时,各饮二合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082.html

破伤风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 麝香(研) 乌蛇(浸去皮骨炙) 牛黄(研) 干蝎(炒) 木香龙骨(各半两)上一十二味。将八味捣罗为末。与别研四味和匀。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温酒下。甚涎水治破伤风。白丸子方安息香 胡桃仁(与安息香同研各一两) 白胶香(研) 牛黄(...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20.htm

夏天当心破伤风死亡率高达二成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把他送到县医院,经医生诊断,小明感染上了破伤风,虽然全力抢救,10岁的小明还是失去了生命。 据北京海淀医院急诊科主任欧云松介绍,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身体后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其死亡率为20%~40%左右。 伤口深污染严重时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0.html

破伤风的诊断、治疗、预防!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的定义: 破伤风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性改变。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衰竭。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在低氧条件下(破伤风杆菌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97.html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重要的预防措施。也仅需注射类毒素0.5ml;如伤口污染严重,则在注射类毒素0.5ml3~4小时后,再于其他部位肌肉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500u,使抗毒素先中和毒素。类毒素激起的主动免疫,可在抗毒素作用消失前后接着发挥其预防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8.html

共找到752,5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