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外感中药方剂_【中医宝典】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养血温肺。 【方名】宁肺生化汤。 【组成】川芎3克,桔梗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灵验良方汇编》卷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638.html

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黄胆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胆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胆,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41.html

外感病因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外感病因,是指由外而人,或从皮毛,或从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病是由外感病因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一般发病较急,病初多见寒热、咽痛、骨节酸楚等。外感病因大致分为六淫和疫疠两类。...

http://qihuangzhishu.com/44/97.htm

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 雪灵芝 翼首草(图) 中药主治:外感发热 爵床(图) 人参(图) 羊肉 鸭跖草(图) 中药主治:外感发热葛根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waiganfare.html

外感病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主要证候及特征】外感病证的主要证候有邪在肺卫、湿邪困脾、肠道湿热、邪在少阳以及肺热证、胆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膀胱热证等。这些证候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季节性、发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人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相应脏腑功能失常所致...

http://qihuangzhishu.com/76/54.htm

内伤外感辨_《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于饮食、劳役、七情六欲为内伤;伤于风、寒、暑、湿为外感。内伤发热,时热时止;外感发热,热甚不休。内伤恶寒,得暖即解;外感恶寒,烈火不除。内伤恶风,不畏大风,反畏隙风;外感恶风,无风先畏,见风更甚。内伤头痛,乍痛乍止;外感头痛,连痛不休。...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64.htm

外感病因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淫诸邪相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7-1.html

妊娠外感中药方剂_妇科方剂_【中医宝典】

...妊娠外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外感暑邪。 〖 治 法 〗 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 方 名 〗 薷苓清暑汤。 〖 组 成 〗 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787.html

风热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壮热。胸膈烦闷,目涩多渴,故曰风热也。汉东王先生《家宝》∶小儿发热,烦叫不时,面青,谓之风热。钱乙论急欲乳不能食云∶犹客风热传于脐腹,流入心脾经,即舌浓唇燥,口不能吮乳,当凉心脾。《颅囟经》治孩儿风热。侧柏散方侧柏 郁金 天麻(酒浸一宿) ...

http://qihuangzhishu.com/343/248.htm

小儿风热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 升麻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沸。分为二服、温呷,量儿大小加减。治小儿风热多惊。丹砂丸方丹砂(研水飞过) 柴胡(去苗) 铁粉(研) 麦门冬(去心焙)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黄(研) 麝香(研各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331.htm

共找到22,1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