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根本原因不同,中医认为,除了外邪,正气虚弱是本病发生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方面,即在正虚的基础上再感受外邪而发病。正气虚弱或由禀赋不足,或因过于劳累,耗伤正气所致。《黄帝内经》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左心衰竭症状,心脏肥大,心音减弱,无杂音或有轻度收缩期杂音。无病毒感染的病史或症状,无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检查改变。 (二)中毒性心肌炎 有严重感染或药物中毒史。常并发于重症肺炎、伤寒、败血症、白喉、猩红热等疾病,常随原发病感染症状好转 而逐...
...心动过速,应用利多卡因、溴苄铵或普鲁卡因胺等治疗,但剂量应比常规用量小,以免过度抑制心肌。此外,尚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护理及支持疗法等,均不容忽视。 (二)预后 在应用抗毒素前,白喉性心肌炎的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儿童可超过50%,成人约25%...
...、房室交接区动作电位4相坡度,抑制其自律性,并可减慢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用于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②副作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往往要求能迅速见效,而抗心律失常药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常较接近,因此临床医生应熟悉这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表4)...
...心房颤动:先用药物治疗,对非阵发性的,可用奎尼丁或达舒平,但前者易致心律失常,后者有口干,排尿不畅等不良反应,已不多用。阵发性永颤可静注西地兰(预激引起禁用),同时治疗原发病,如甲亢,冠心病,心肌炎等。同时可用同步直流电击除颤,从小剂量开始,一般...
...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
...,对照组46例(85.18%);治疗后治疗组心律失常32例(41.02%),对照组42例(77.78%)(P<0.01),伴随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由此可见,在冠心病标准化治疗的同时加用能量代谢药物FDP,可明显增加疗效。 研究者认为,FDP...
...抗心律失常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由于冠心病、心肌炎、风心病、高心病等心脏病引起的室性早搏显著优于慢心律,治疗由于劳累过度、酗酒、情绪激动等引起的功能性早搏效果显著,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与心律平相当。参松养心胶囊另一个突出特点...
...洋地黄1~2天。 用以上方法转律后为预防复发,可用地高辛维持治疗6个月至1年。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新生儿少见,是需要紧急处理的严重的心律失常。病情多较严重,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由于室性心动过速,致心输出量降低,可有心源...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个小儿、青少年最容易得的病,如果没有早期典型症状,常常被忽略,加之儿童、青少年自觉症状不敏感,以致到心肌损害后才得确诊。丧失早期治疗时间。目前对心肌炎无特效疗法和药物,急性期卧床1个月,休息3到6个月甚至1年都是必要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