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基础,为中医学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古称“疾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1.html

我国最大体细胞克隆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_【中医宝典】

...中国规模最大一次克隆工程——体细胞克隆牛项目日前在新疆经过科技成果鉴定。 这项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澳大利亚国际克隆公司和新疆金牛生物科学院一九九四年开始联合实施。至今,共生产克隆胚胎五百多枚,移植受体牛四百七十九头,成活十二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382.html

中医内科疾病症状要点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症状是疾病和/或证候临床表现,是组成疾病和/或证候临床要素,要进行辨证识病,必须从症状人手进行分析判断。内科疾病症状研究和描述症状基本病机,症状临床特征所反应病机差异性和与相关症状、体征、舌脉组合出现时所反应病机,从而为...

http://qihuangzhishu.com/76/15.htm

中药葛根物质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获新进展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主持“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药葛根物质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项目”,日前通过了由卫生部组织专家鉴定。 为了寻找防治急性脑血管病药物,从1996年开始,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现代药理模型,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21.html

中医内科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范畴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已另设专科。内科部分急症则编入《中医急诊》。本版自考教材所讨论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88.html

第十章第五节结束语_【中医宝典】

...。由此可知,各医药有各自长处与不足,应该互相参照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振兴中医同时,挖掘整理、发展研究壮医及其他民族民间医药是十分必要,对丰富祖国医学内容,完善各民族医药理论,对各族人民健康是大有益处。鉴于壮医及其他民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52.html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公元238~250年),太医令吕广注《八十一难经》,启注疏经典理论医著之端,也是已知整理研究古典文献之最早著作,惜已亡佚。作者吕广,字博望,隋代因避国讳,又转称吕博,吕氏长于脉,还著有《玉匮针经》、《金韬玉鉴经》等书,均佚,《太平御览...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7.html

壮医概况_【中医宝典】

...南方少数民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的明确地位。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是壮医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壮医除了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及广西各地方志中有记载外,尚开办有地方医药教育机构,出现了不少壮族医药家。 纵观古代壮医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68.html

试论中医药文献数字化研究_【中医宝典】

...主要载体中医药文献进行整理,对其中蕴涵科学信息进行发掘和利用。建国以来几次很有规模中医药文献整理取得了一定成就,经过整理中医药文献已经超过千种,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文献整理大约始自西汉末年刘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44.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97例,治愈87例,病死率为9.3%,与人工肾随机对照,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所需天数均无明显差异。中风病研究,这段时期成绩显著,1983年中医内科会中风学组召开首届中风病学术研讨会上制订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同年卫生部中医司...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92.htm

共找到861,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