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在首次服用溴隐亭后2h内就发生了垂体卒中。关于溴隐亭诱发垂体卒中的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溴隐亭引起肿瘤皱缩、瘤内血管收缩有关;也有人认为溴隐亭能直接抑制瘤细胞的分裂并使瘤细胞的细胞器减少,从而引起瘤细胞坏死,导致瘤内出血。垂体腺瘤的...
...原发性垂体性尿崩症采用替代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替代治疗用于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加压素制剂有下列各种剂型: 1.水剂加压素 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时间仅4~6小时,适用于诊断和暂时尿崩症的治疗。 2.长效尿崩停 为油剂注射液,每ml...
...这种调节是取决于血中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分泌,其作用是使肾脏保水和浓缩尿。有两种类型尿崩症存在。肾源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无反应,所以肾脏持续排出大量稀释的尿;另一种类型是垂体不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见第144节)。肾源性...
...可靠的。故只有直接测定垂体门脉内内源性下丘脑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更详细的垂体卒中后垂体门脉微血管解剖的研究,才能最终揭开这个谜。六、诊断暴发型垂体卒中者有典型临床症状,加之常规头颅X线检查,常能确诊。有功能腺瘤如GH或ACTH瘤患者有特征性外貌...
...尿崩症常伴烦渴多饮,或发热,脱水,甚或抽搐。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但部分病例...
...垂体后叶素(pituitrin)是从牛、猪的垂体后叶中提取的粗制品,内含缩宫素和加压素,故对子宫平滑肌的选择性不高,在作为子宫兴奋药的应用上,已逐渐被缩宫素所代替。它所含的加压素能与肾脏集合管的受体相结合,增加集合管对水分的再吸收,使尿量...
...目前对垂体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 以往垂体腺瘤需要做开颅手术,此种手术创伤大且住院时间长,头部还会留下一道难看的疤痕。现在手术已有较大的改进,采取微侵袭的手术方法即俗称的锁孔开颅手术,在神经导航帮助下,切除了肿瘤...
...技术行颅咽管瘤全切除14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8~41岁,平均24.57岁。根据yasargil颅咽管瘤的分类[2]:鞍内—鞍上型5例,鞍隔上—视交周围、脑室外型7例,脑室旁...
...尿崩症是因抗利尿激素缺乏(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肾性尿崩症)而致的内分泌疾病。以烦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为主要临床特征。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尿崩症和继发性尿崩症;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
...良好,但少数报道有腺瘤恶性变和术后复发者。Henson等报道5例肝腺瘤中有2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17年内作了3次肝切除术。Glemon等报道1例腺瘤囊内剜除5年后复发,第2次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报告为肝腺瘤恶性变肝腺癌。故为预防术后复发,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