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子午流以十二中的“五俞”穴(共66个穴位)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推算经脉气血盛衰开阖情况,决定出某天、某时用什幺穴位。 【子午流】 是针灸取穴的一种古代学说。以十二中的“五俞”穴(共66个穴位)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86.html

流注经络井荥说_《子午流注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可不通也。昔圣人深虑此者,恐后人劳而少功也,广因闲暇之际,爰取前,以披旧典,缘柯摘叶,采摭精华,以明流注之幽微,庶免讨寻之倦怠。不揆荒拙,列图于后,凡我同声之者,见其违阙,改而正之,庶行之久远而无弊焉,不亦宜乎?...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uliuzhuzhenjing/931-5-2.html

穴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较大的河水迅速流行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穴。其名称是:肺--经渠大肠--阳溪心包--间使三焦--支沟心--灵道小肠--阳谷脾--商丘胃--解溪肝--中封胆--阳辅肾--复溜膀胱...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8.html

十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合称。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十四发挥》;“十二经所列次第,并以流注之序为之先后,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专穴也,总之为十四经云。”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28.htm

何若愚与《流注指微针赋》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1153年,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十分精炼,切中临床实用,后阎广明注为《子午流注针》。何氏继承了《内经》、《难经》中关于气血流注周而复始,五十而复大会的学说,将其与气血盛衰、气候、节气、时辰、方位等有关内容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针灸配穴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9.html

十二相传次序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手阴脏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注】●人身正脉,十有二,每于平旦寅时,营气始于中焦,上注于手太阴肺经,自胸中而出于中府,至于少商,以次行于手阳明大肠等十二,终于足厥阴肝经,而复始于太阴肺经也。●凡手...

http://qihuangzhishu.com/337/2109.htm

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分佈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的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五腧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xue-1211.html

十二见证_《针灸问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多气复多血。是动欠伸面颜黑。凄凄恶寒畏见人。忽闻木音心震慑。登高而弃衣走。甚则腹胀气贲响。凡此诸疾 厥竭。所生病者狂疟说。湿温汗出鼻血流。口 唇胗喉痹结。膝膑疼痛腹胀兼。气膺伏兔 外廉。足跗中趾俱痛彻。有余消谷溺黄色。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wendui/804-8-8.html

导言_《手掌与疾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方面,有的学者运用仪器和针刺方法对子午流注的气血盛衰开阖进行了实验,观察光子数量、血流、心电、肌电的变化。例如,有人应用光子数量测定仪,对十二气血在十二时辰的流注状态进行实验,结果看到,当肺经气血旺盛的寅时,两手肺经光子发射的数量测定值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34/3.htm

导言_《手掌与疾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面,有的学者运用仪器和针刺方法对子午流注的气血盛衰开阖进行了实验,观察光子数量、血流、心电、肌电的变化。例如,有人应用光子数量测定仪,对十二气血在十二时辰的流注状态进行实验,结果看到,当肺经气血旺盛的寅时,两手肺经光子发射的数量测定值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jibingyuceyuzuijiazhiliao/134-3-0.html

共找到155,1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