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框架构建(5)_【中医宝典】

...六、中医学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中医学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有辨证论治、辨病沦治以及专方专药等,而以辨证论治为主。它集中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优势和特色。 (一)释辨证论治: 所谓“辨”,即分析辨别。所谓“证”,即证据,指发病有关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8.html

中医学之前途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图发展:有人认为,应按中医原有的路子发展;有人认为,应在努力继承的基础之上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而发展。我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先向历史请教。 历史的回顾 大家公认《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黄帝内经》为确立独特的中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50.html

道家书籍“九转还丹”词语解释_道家_【文学360】

...道家书籍“九转还丹”词语解释 九为阳数之极,代表人身阳炁,是说以阳炁点化全身阴质,修成纯阳之体。又称为乾健之躯,乃借《周易》乾卦皆为阳爻之象。 乾属金,九又为金之成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故称九转,才能炼就大丹,并不是说一定要转九次。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88.html

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_【中医宝典】

...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75.html

图说中医之(二)五行学说中医学_【中医宝典】

...收敛等作用的事物;水滋润而向下,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 3.事物的五行属性是五行特性相类比而得出的。五行学说是说明人自然环境统一的基础。 4.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相生: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23.html

中医学健康观指导养生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活动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有自己的生命活动规律,自然界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还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例如:自然界...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72.html

近代中医药书刊出版药学术团体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近代中医药出版业的发展1840~1874年,这时出版的中医药书籍,绝大部分是重刻或刊刻古医书;1875年~1911年编纂出版不少有价值的医学丛书。1912~1849年各地书局在近代刊刻好多医籍,其中以上海、四川、广东、京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7.html

从《周易》到《内经》的阴阳观念流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周易》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所呈现的自然哲学、人文哲学等思想,所开创的象数思维模式内涵等,亦无不延伸至《黄帝内经》之中,可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0.html

周易》气质理论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体质分类深受《周易》八卦气质的影响。《周易》是中国文化的先祖,是由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伟大巨著。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中医的关系尤为密切。《周易》八卦象征八种物质属性,即干卦(�)...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4.htm

五经是什么?_儒家_【文学360】

...《五经》是指:一.《周易》、二.《尚书》、三.《诗经》、四.《礼记》、五《春秋》五部儒家经典名著。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42.html

共找到381,6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